【企业家谈这四十年】李书福:让中国制造的豪华轿车为全世界服务

作者:刁云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6-21 16:41:21

中国日报网6月21日电(刁云娇) 谈及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感触颇多。

李书福称,他的父亲是农民,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他们全家人都是平民百姓,正因为遇到了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才有了参与市场公平竞争的机会,可以自由地研究新技术、新产品。他说,这是改革开放前不敢想象的政策,今天已经成为现实。

吉利因为这四十年的历史机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小山村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所有这一切都应归功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我们必须倍加珍惜,为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而不是全世界的汽车跑遍全中国而顽强拼搏。”

2010年8月,吉利控股收购沃尔沃。今年2月,吉利控股入股戴姆勒,李书福成为奔驰母公司戴姆勒最大股东。目前,吉利控股把沃尔沃轿车全球研发中心迁至中国,同时,把沃尔沃轿车全球生产基地转移到了中国。李书福表示:“我们成功地实现了沃尔沃豪华轿车中国制造出口全球的目标,让中国制造的豪华轿车为全世界市场提供服务。”

李书福坦言,他今天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中国的改革开放。

【企业家谈这四十年】李书福:让中国制造的豪华轿车为全世界服务

迎改革开放的春风 走上创业之路

在他上初中一年级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吹进了校园和乡村。农村的土地可以承包经营,农民可以离土不离乡搞乡镇企业,甚至还允许搞个体私营经济。因此,他无心上学了,开始研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文件,一系列方针、政策。三年初中学业他用了两年时间就匆匆完成了。

随着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高中还没有毕业,他就开始规划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种梦想。从经营照相馆,回收废旧电器中的金属,到研究生产电冰箱配件,再到生产装潢材料。此时的他,二十八岁。期间,他又重新回到校园,上了大学。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李书福将自己的事业发展进行了多次转型。已经经历了四次创业的他又开始研究摩托车。

吉利是全中国第一个研究生产摩托车的民营企业,后来很多人发现,吉利公司的摩托车供不应求,企业搞得红红火火,自然又有许多企业跟着学,几年间,全国几十家摩托车公司,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之后,吉利转型升级研究生产汽车,那一年,他三十五岁。

扩大开放 做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

李书福称,他发展汽车产业是从办学开始的,严格培养、培训技师技工,不断提高办学层次,不断加大办学投入,今天吉利汽车公司取得的发展与吉利重视人才培养是分不开的。

大家都认为中国在汽车工业领域已经没有优势了,早已经被西方国家垄断了,中国企业只能与外国汽车公司合资或者合作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但是他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一定会更加成熟、更加稳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一定会持续推进,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虽然那个时代,中国汽车市场每年才几十万辆,汽车进家庭才刚刚起步。如果中国每年汽车销量超过3000万辆,而又不是属于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那一定不是一个好消息。

从几十万辆到几千万辆年产销量,这个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商机,进入汽车行业虽然面临很大挑战,很多困难与问题,但商业空间很大,商业机遇期也很长,有足够的时间打基础、练内功,有足够的时间培养、培训人才,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允许我们犯一次或几次错误,这是用钱买不来的机会效益。因此,他决定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坚定地进入汽车领域。他领导组建了项目筹备组,在公司内部选了两个工程师,加上他自己,共三个人开始研究汽车技术。实践证明,这条路实在太艰辛,这条路也确实很诱人。

李书福认为,汽车一定会电动化、智能化,一定会成为智能空间移动终端,一定会帮助主人解决更多的困难和问题等等。但是,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加大科技投入,发扬科学精神,不断累积基础数据,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不断培养研发人才,不断提高研发能力,不断实践总结与优化系统规划,从根本上掌控核心科技,必须形成线上线下两方面的智能优势,缺一不可。

中国汽车工业要做强做大,必须进一步放开管制,应该欢迎更多的人参与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来,鼓励各种形式的创新与探索。当前中国进入电动汽车工业的投资者很多,互联网企业造车也搞得如火如荼,这是一个很好的势头,一定要积极引导,大力支持。

但是有些现象必须引起重视,比如利用互联网概念、电动车概念以及借发展实体经济投资汽车工业的名义,其目的不是造车,既不想自己承担风险,又想乘机变相捞钱,这样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就当前的中国汽车工业而言,在对外放开之前,尽快对内放开,早日形成自己的能力。这样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多的实惠,可以提高中国汽车工业的全球竞争力。

携手共进 探索新型发展道路

当然今天的中国制造业依然面临如何实现从全球价值创造链的中低端走向中高端的现实挑战,但是,我们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只要认准方向,明白问题的本质,持续努力就能取得成功,这是考验中国制造业的关键时刻。

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实现合规发展,如何实现全球价值链利用与合作共赢,如何实现稳健地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汽车产业是全球性产业、是制造业之王,二十一世纪是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商业重塑的世纪,无论是吉利、沃尔沃、奔驰、宝腾、路特斯,还是世界上的其他汽车公司,都面临巨大挑战。在相互尊重,互不影响独立性的前提下,依法合规地探索一条携手共进的新型发展道路,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该尝试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多利益,为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李书福表示,世界上所有投资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吉利投资戴姆勒也存在机遇与风险。吉利希望通过这种探索更好地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商业竞争。

吉利的发展史就是创新、创业,大胆实践,不断转型升级的成长史,就是不断为用户带来获得感的奋斗史。我们生产装潢材料取代进口,为用户带来了实惠;我们生产电冰箱配件取代进口,为用户带来了实惠;我们生产摩托车取代进口,把踏板式摩托车价格从每辆3万元降到3000元,为用户带来了实惠;我们生产汽车,把中国汽车价格降了一大截,为用户带来了实惠。当年的夏利每辆13万,而今天同类同档车每辆3万多元人民币;当年的桑塔纳每辆20多万元,还要排队购车,现在同类同档车价格只要5万元人民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跨文化融合,跨区域合作,跨业态协同,都是企业界必须面对的现实,只要有利于用户体验,只要能够实现合作共赢,什么模式都可以讨论。

李书福感叹道,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四十年两鬓斑白、追求永恒;四十年祖国经济社会大变革,人民生活水平大变样,综合国力明显提高;四十年河山依旧、高铁纵横、沧海桑田,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中国经济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有序推进;四十年高歌猛进、坎坷曲折、沉浮不定,在内外交困中找到了四大自信,踏上了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实践与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证明了改革开放创新探索的时代必要性;证明了竞争、合作、团结友善、包容发展的成长规律性;证明了正气向上,心态积极的成功必然性。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播下了民族复兴的伟大种子,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一定会因此而拥有光辉的未来。

(编辑:李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