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阳信县六种扶贫模式 两年可实现万余人脱贫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8-26 15:30:23

今年62岁的陈培玉是滨州市阳信县阳信镇后陈村的贫困户,独身一人生活的他患有胃病,干不了重活,早年间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着一亩四分地里的收成,一年还不到2000块钱。如今,陈培玉被山东省阳信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招进了养殖场里务工。

“我现在在养殖场里负责喂养40多头牛,一个月能挣1600块钱,这差不多是我之前种一年地的收入了。”陈培玉说。

“结合我们企业自身的产业特点和优势,我们将贫困户放置在企业肉牛全产业链上,通过肉牛产业来实现助贫、扶贫和脱贫。”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冯惠棣说。

冯惠棣介绍,除了安排12名贫困户到养殖场务工实现扶贫外,该公司还在洋湖乡八里泊村、西郝村按照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5000亩,作为“粮改饲”专用全株青贮玉米种植基地,该基地涉及贫困户45户、贫困人口68人,贫困人口人均净收益1000元;安置贫困人口12人到“粮改饲”种植基地从事除草、打药、施肥、浇地等农田管理活动,获取劳动报酬,贫困人口每年人均增收3500元;与种植户签订《玉米秸秆收贮协议》,按每吨高于市场价30元的标准收购贫困户的玉米秸秆,帮助贫困人口15人,人均增收110余元;在玉米收割、粉碎、贮藏等农忙时节雇佣贫困人口16人到企业短期务工,实现人均增收1800元。

而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走的这条扶贫路径,正是阳信县积极发展的“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肉牛养殖、“粮改饲”扶贫模式。依托该县的产业资源优势,阳信县共探索出了六条行之有效的扶贫模式。

这六种扶贫模式包括“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肉牛养殖、“粮改饲”扶贫模式,即大力推进“粮改饲”种养结合模式,采取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和订单种植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同时,通过赊养、代养等方式也将促进贫困户靠肉牛养殖脱贫致富;“合作社+贫困户+企业+供电+金融保险机构”的光伏发电扶贫模式,鼓励在村办公场所、农户屋顶、院内、养牛棚、蔬菜大棚等设施上安装光伏发电系统,使贫困户获得稳定收入,村集体实现增收;“公司+代工点+贫困户”的手工代工加工扶贫模式,引导手工加工企业在贫困村建立加工点并与贫困户签订代工协议,对加工点以外的贫困户实行送料到户、上门回收,加工户计件领取工资,每人每月可增收1200-1500元;“政府+公司+贫困户”的小型农田节水灌溉扶贫模式,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方式分红,增加收入;“合作社+基地+土地流转+贫困户”的特色种植扶贫模式,依托林果、蔬菜等特色产业,采取合作入股、土地流转、资产收益、订单收购等模式,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项目增收脱贫;“政府+公司+贫困户+金融企业”的金融扶贫模式,制定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鼓励企业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通过吸纳就业、资金帮扶等形式帮助贫困户脱贫。(中国日报山东记者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