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由瑞典贸易投资委员会和北欧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瑞典创新日在进博会创新孵化专区成功举办。活动汇聚了中瑞政府代表、科研精英与企业家代表,围绕医疗、科技、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协作深度交流,为双边搭建起资源对接、思维碰撞的高效平台。
活动由瑞典贸易与投资委员会亚太区政府事务经理艾曼达主持。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领事、贸易推广处负责人大卫・贾落从瑞典在生命科学、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积淀切入,强调本次创新日是中瑞挖掘合作机遇的关键契机,盼双方以创新为纽带实现共赢。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助理章伟民在致辞中表示,借助进博会平台将全力为中瑞创新合作保驾护航,助力构建双边创新生态。
随后,上海市商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何冬宾,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领事、贸易推广处负责人大卫・贾落,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助理章伟民,瑞典贸易与投资委员会商务参赞彭波和北欧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武洁共同启动了2025中国-瑞典创新日,为双边创新合作搭建平台,为后续技术研发、项目落地的深度协作奠定基础。
主旨演讲环节,瑞典贸易与投资委员会商务参赞彭波详解了瑞典创新体系与重点产业布局,剖析了双方在人工智能、绿色科技领域的合作潜力。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国际合作处处长刘建周围绕上海创新概况,介绍了上海在科研创新、产业转化方面的优势资源与政策支持,为瑞典企业融入上海创新生态指明方向。
来自阿斯利康、挚达科技、康斐尔、NIRA Dynamics 等企业轮番亮相,交流分享了最前沿的创新技术与突破成果,为中瑞创新合作提供了具体的产业对接场景。
圆桌论坛由北欧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武洁主持,斯凯孚中国 ESG 发展官及政府事务总经理王鑑明、NIRA Dynamics AB 中国区销售总监李万林、挚达科技监事会主席总裁助理沈琪、联想上海研究院首席架构师兼重点行业业务负责人周海昌齐聚一堂,围绕创新协同的机制建设、技术共享、市场联动等议题深入探讨。嘉宾们结合各自领域实践,剖析双边在产业创新中的互补优势,一致认为需通过强化科研合作、共建创新平台等方式,推动双边创新资源高效整合。
作为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进博会创新孵化专区的重点活动,2025中国-瑞典创新日活动成功举办,为双边创新合作搭建起多元化对接桥梁,促进双方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不仅为中瑞创新合作开辟了新路径,也充分体现了进博会作为国家级开放平台在促合作、聚资源、强链接方面的“溢出效应”。依托进博会持续放大的全球创新引力,中瑞双方将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深化协作,共同在全球创新竞争中携手前行。图片由 胡鹏 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