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篮子”越做越大 我国近七成进口瓜果来自东盟

“果篮子”越做越大 我国近七成进口瓜果来自东盟

来源:新华社 2025-11-14 11: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重庆11月13日电(记者邹多为、李晓婷)东盟瓜果扮靓中国餐桌。海关总署11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农食产品贸易硕果盈枝,今年前10个月,双边农食产品贸易额达513亿美元,同比增长8.9%;其中,中国自东盟进口干鲜瓜果产品超100亿美元,占自全球进口的三分之二以上。

第九届中国-东盟动植物检疫和食品安全(SPS)合作部长级会议13日在重庆举行,这是记者从会上获悉的。

作为双方促进农食产品贸易的重要平台,中国-东盟SPS合作既是联通市场的“纽带”,更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桥梁”。

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介绍,东盟已连续8年保持中国农食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并连续多年保持中国农食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地位。

2021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提出,在未来5年力争从东盟进口1500亿美元优质农产品,“2022年至2025年前10个月,中国已累计进口1412亿美元,完成了目标的94%。”孙梅君说。

据海关统计,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今年前10个月,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总值达8627亿美元,同比增长8.2%。

近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正式签署,其中SPS措施、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等章节的升级优化,将为双边农食产品贸易注入新活力。

孙梅君表示,中方愿与东盟各国一道,充分发挥SPS合作机制作用,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生效实施为抓手,全力服务双边农食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更高水平互利共赢、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同时宣布,第十届中国-东盟SPS合作部长级会议将于2027年在泰国举行。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