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1月11日长沙讯 日前,中郡研究所发布《第二十五届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监测评价报告》,湖南长沙县成绩亮眼:位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5、全国县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百强县第4,获评全国县域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A+优等级县市,稳居中西部县域综合实力首位。这得益于其在多方面的持续深耕与系统推进。
经济实力持续攀升,高质量发展根基稳固。2024年,长沙县地区生产总值首次在半年度突破千亿元大关,全年同比增长6.0%,经济运行稳中提质。今年前三季度全县GDP均保持6%以上,凸显出县域经济的强劲活力和持续向好的基本盘。
固定资产投资发挥关键作用,2024年累计完成投资992.2亿元,增速达4.4%;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完成投资635.1亿元,为产业升级与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1.2%的高速增长,显示出实体经济底盘稳固、结构优化、质量齐升的良好态势。
项目建设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1—10月,省重点、市重点、县区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完成率预计分别达80.1%、106.11%、105.8%。2025年县区新建项目179个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展现出“星沙速度”与“星沙效率”。
玉湖冷链完成年度投资并即将竣工投产。刘思源 摄
招商引资效果显著,今年三季度,“一县三区”新招引项目322个,总投资额1072.59亿元,引进项目质量与规模同步提升,为后续发展储备充足动能。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创新动能持续释放。长沙县始终把产业作为立县之本、强县之基,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制造业领域,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产业表现突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20.1%、22.3%,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县区正着力培育壮大咖啡、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健康、未来制造等未来产业,构建梯次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星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鸿蒙生态(长沙)创新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为产业创新提供重要支撑。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今年1—9月,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数超1600家,同比增长10.22%;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37.3亿元,同比增长70.05%。
鸿蒙生态(长沙)创新中心于今年9月正式启用。舒展 摄
文旅融合也正为乡村振兴与产业多元化注入新动能。长沙县创新探索“农田变场景、产品变品牌、村民变股东”的发展模式,打造出“我在开慧有丘田”“初恋茶馆”“星沙甄选”等一批特色品牌。
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今年“双节”期间,成功举办星沙—非洲咖啡嘉年华活动,松雅湖商圈销售额增长超45%。全县举办各类演艺活动240场次,承办市运会马术比赛等多场文体活动。1-9月,实现旅游总收入272.34亿元,其中入境游收入同比上涨37.17%,文旅融合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绿色发展底色亮丽,民生幸福成色更足。长沙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优良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4年全年大气优良率为90.2%;完成浏阳河、捞刀河流域241个入河排污口的全面整治,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和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连续保持100%。
长沙县用心用情描绘民生幸福画卷。1-9月,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64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共同富裕的根基越扎越牢。教育版图再添新彩——雅礼中学(东校区)、花园中学等名校新校区如期开学。
雅礼中学(东校区)于今年九月正式开学。白天歌 摄
企业服务彰显“星沙温度”。通过深入开展“三带三抓两促进”精准服务,422个企业诉求得到“一对一”响应,问题解决率高达98.82%;151场惠企活动吸引6915家企业参与,8709.33万元政策资金精准滴灌295家市场主体。这种“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营商生态,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独特竞争力。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编辑:朱友芳 通讯员:李依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