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振兴,师资要先行。近年来,还地桥镇积极探索教师成长新路径,促进了全镇教师专业化成长!”日前,湖北大冶市还地桥镇中心学校督导员戴细军介绍。
作为湖北省级示范性教联体建设标杆,2023年大冶市还地桥镇创建乡村教师发展学校“三级书院”培育体系,以新苗书院、智慧树书院、雁行书院为载体,通过阶梯式培养路径,让490名教师共同提升,为镇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其经验和做法被大冶市教育局作为典型案例推广。
新苗书院:初级教师破题成长
“入职2年,就参与了38场专题培训、160次磨课活动,新苗书院的‘保姆式’培育让我快速站稳了讲台。”2023年新招聘教师、还地桥镇马石立学校教师向玉宝感慨道。
作为新苗书院重点培育对象,向玉宝通过新苗书院“导师帮带+集中研修+实战练兵”的三维培养模式,半年时间完成从“教学新手”到“合格教师”的转变,其执教的《紫藤萝瀑布》一课入围2025年“湖北省基础教育精品课”。
▲2024年时任大冶市副市长乐晗巡课
“新苗书院专为入职3年内的150名初级职称教师量身定制成长方案。”新苗书院院长、大冶市临空初级中学党支部副书记柯栋军介绍,学院精选78名教学经验丰富的中级以上职称教师担任“成长导师”,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近2年累计开展随堂听课320余节、教学诊断150余次,形成个性化成长档案150份。
今年,新苗书院对接大冶市“优秀青年教师跟踪培养工程”,组织150名初级教师轮番参与市级集中培训3场,其中23人入选市级青年教师重点培养对象,并选拔12名优秀教师参与大冶市教学节评比,其中还地桥镇小学熊俊青老师的《小学语文生活化课堂构建》斩获优质课一等奖。
“目前,150名初级教师中,89人能独立承担校级公开课,36人在市级以上竞赛中获奖,全部达成‘一年站稳讲台、两年胜任教学、三年勇挑大梁’的培育目标。”新苗书院院长柯栋军介绍。
智慧树书院:中级教师突破瓶颈
“卡在中级职称第六年,是‘智慧树书院’的课题研究和学科联盟让我找到了成长新赛道。”还地桥镇小学教师胡兴苗的经历颇具代表性。
作为260名中级职称教师中的一员,胡兴苗加入“智慧树书院”数学学科联盟后,积极参与市级重点课题《小学数学教学提质路径研究》,其撰写的论文《生活化教学在乡村课堂的实践应用》在省级刊物发表,2024年成功晋升高级职称。
智慧树书院院长、还地桥镇实验学校教学副校长黄正平介绍,该书院以“突破专业瓶颈、提升教研能力”为核心,为260名中级职称教师搭建“学科联盟+课题研究”双线成长平台。按学科分类组建9个跨校学科联盟,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联合备课148场、优质课展示149次,共享教案课件等资源1200余件。对接“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组织46名骨干教师参与黄石市农村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其中初中化学、小学数学两个学科有22人完成“集中培训+跟岗实践”的全流程培育。
据介绍,2023年以来,有86名中级教师因教研业绩突出获得绩效倾斜,22人成功晋升高级职称。在今年“湖北省好课堂”大冶市比赛中,该书院选拔的12名中级教师参赛,其中6名教师分别斩获学科一等奖。“中级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我们通过精准赋能让他们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智慧树书院院长黄正平表示。
雁行书院:高级教师辐射带动
“作为‘头雁’,不仅要自己优秀,更要带动一群人成长。”雁行书院院长、还地桥镇实验学校党支部副书记黄开琼扎根乡村教育41年,他牵头书院组建“乡村德育工作坊”,吸纳28名中青年教师参与,其“创新教育+精细管理”的教学模式已在全镇8所中小学推广应用。
▲还地桥镇教联体教师在书院参加培训
“雁行书院”以80名高级职称教师为核心,打造“专家引领+团队孵化+成果转化”的辐射体系,12人担任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或核心成员,16个“名师工作坊”吸纳中级、初级教师230余人参与课题攻关和教学创新。其中,7名教师获评黄石市农村首席教师,乐正国老师获评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成为全镇教师学习的标杆。
因此,2025年中考,还地桥镇教联体再创佳绩:16名学子跻身大冶市前100名,157人过大冶一中资格线,普高上线率达86.6%,人均分、及格率等核心指标蝉联全市乡镇第一,并获黄石市优秀教联体称号。这一成绩的取得与高级教师的引领辐射密不可分。
“还地桥镇‘三级书院’的探路,构建了全覆盖、分层次、个性化的教师培育体系,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找到成长支点。”大冶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国庆表示,该市中小学将借鉴还地桥镇的成功经验,让全市的新苗茁壮成长、骨干精进不休、头雁领航高飞。
如今,还地桥镇这支490人的教师队伍,正以饱满的热情深耕乡村教育沃土,在荆楚大地竖起了一面“乡村教育振兴”的旗帜。
(图片由 大冶市临空初级中学 程树胜 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