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30日,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革命圣地延安举行。宁夏同心县委书记陈华作为全国县级党组织唯一代表,在大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向全国生动展示了同心县整治高额彩礼、推进移风易俗的“同心路径”与显著成效。
宁夏同心县直面痛点,将治理高额彩礼作为撬动乡村文明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在宁夏专项治理政策的东风下,探索出“定规则、传新风、促善治、强激励”四步工作法,走出一条“群众立规、宣传引导、群众自治、正向激励”的善治新路,让文明新风吹遍旱塬田野,沁入百姓心田。
治理之初,同心县便坚持“规则从群众中来”。通过县级领导包抓、机关支部结对共建等方式开展全覆盖走访,精准摸清近五年婚嫁实情与群众心声。在此基础上,充分依托宁夏“1+8”政策体系,引导群众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全县153个村(社区)的红白理事会活跃起来,组织村民共商共议,将彩礼限额、礼金标准、宴席规模等“接地气”的条款写入村规民约,让移风易俗从政府要求变为村民自觉。
告别生硬说教,同心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播种”新风。通过举办移风易俗文艺作品大赛,激发了民间的创作热情。《做个明白人》《婚姻不是买卖》等乡土小品,《高额彩礼咱说“不”》等朗朗上口的快板书,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火了起来。更有一批离退休老干部、“百姓名嘴”、“好亲家”自发组成“百姓宣讲团”,用乡音土话讲述身边故事,成为最鲜活的“教材”。同心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精心拍摄的微电影《这时那时》全网点击量突破千万,让同心的新风故事传遍大江南北,文明婚嫁正成为新时代同心青年的新时尚。
一支由186名“热心大姐”组成的“义务红娘”队伍应运而生,她们不定期举办“缘来是你”幸福“联”线相亲角,牵起了一桩桩“重情轻礼”的美满姻缘。更令人感动的是,在榜样带动下,全县涌现出王正红、石俊茂、王志林、顾玉良等一批“零、低彩礼”出嫁“3456朵金花”的先进典型。他们的善行义举,如涟漪般扩散,潜移默化地重塑着乡邻的婚嫁观念。
为了让文明新风行得更稳、走得更远,同心县打出“激励组合拳”。在落实宁夏政策基础上,推出更具吸引力的本地化措施:对“零、低彩礼”家庭,在社区工作者招录中给予加分,对有意发展设施农业的优先分配大棚;为县级“好亲家”提供连续三年免费体检,为“零、低彩礼”新婚夫妇双方母亲和热心“红娘”购买健康保险。新风尚也赢得了社会力量的响应,县内车企、房企主动为这些家庭提供5000至15000元不等的购车购房优惠,共同营造了“践行新风、实惠光彩”的浓厚氛围。(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