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临湘:“烟盒”筑景聚乡情 小店焕新绘振兴

来源:新派网    2025-10-30 17:12
来源: 新派网
2025-10-30 17: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晨光漫过青石板路,湖南省临湘市聂市镇“永兴便民店”的木门便开启了。柜台前,几排造型别致的摆件引得乡邻驻足:圆润的花瓶插着野蔷薇,精巧的灯笼缀着红绳,方正的“福”字透着喜庆。凑近细看,这些景致竟全是用寻常的空烟盒拼粘而成。

店主张小青正用棉布擦拭摆件,老邻居李叔笑着上前:“小青,你这‘烟盒宝贝’又添新样,咱这小店现在不光是买东西的地儿,更像咱村的‘暖心窝’!”

从两年前守着冷清老店发愁,到如今以手工巧思聚人气、以贴心服务暖乡邻,张小青的蜕变是乡村小店主动求变的缩影,更藏着村民以乡土智慧激活民生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答案。

(图为张小青拼粘的创意烟盒)

老店失色,难载乡情暖意

2023年夏天,聂市镇的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乡村振兴的新风吹遍街巷,可永兴便民店却透着几分萧条。这间开了12年的老店,曾是乡邻歇脚聊天的聚集地,如今却被时光磨得失了模样:土坯墙斑驳得露出黄土,货架是十年前的旧木架,层板被压得弯了腰;商品堆得杂乱,油盐酱醋混着杂物,乡亲们想买件称心东西,常常要翻找半天。

张小青的心里,比店铺更冷清。从前农闲时,店里总能聚起三五位老人,围着炉火喝茶聊天,如今半天见不到一个人影。“这店是全家的指望,更是乡亲们多年的习惯,要是垮了,心里实在不安。”

更让她难受的是乡邻的失落。李婶来买针线,翻了半天没找到,叹着气说:“小青,不是婶子挑,现在日子好了,咱也想图个方便顺心,你这店要是再这么下去,以后真没人来了。”李婶走后,张小青望着父亲留下的旧算盘。当年父亲开这店时,总说“开店先开人心,要让乡亲们来着舒服”,她攥紧拳头,心想“不能让老店凉了,更不能让乡情散了”。

变废为宝,巧创手工烟盒

张小青知道,守着老路子没有出路,得凭着心思闯出新局面。她骑着电动车跑遍周边村镇,发现那些热闹的乡村小店,都有自己的特色招牌,要么有贴心服务,要么有亮眼景致。“咱没大本钱,可咱有一双手,总能琢磨出乡亲们喜欢的模样。”

回到店里,她先从“焕新环境”下手。没有钱请工人,就自己动手:借隔壁木匠的刨子,把歪扭的货架刨得平整。从家里搬来闲置的暖光灯,固定在货架上方,柔和光线洒下,店里瞬间亮堂。她按乡亲们的购物习惯重新归置商品,把常用的油盐酱醋放在最顺手的位置,本地特产单独陈列,还用干净棉布擦得锃亮,连货架缝隙里的灰都抠得干干净净。

(图为永兴便民店)

可光有整洁还不够,怎么才能让小店有吸引力?那天傍晚,她看见一个用废纸箱折的小船,忽然灵光一闪:平日里店里积攒了不少空烟盒,丢了可惜,要是拼粘成摆件,既能当装饰,又能让乡亲们觉得新鲜,岂不是两全其美?

说干就干。她把攒下的十几个空烟盒找出来,试着折成简单的花瓶形状,可烟盒软塌,拼出的造型松散歪斜。“得攒更多烟盒,还得选挺括的!”

每天关店后,小店的灯总会亮到深夜。她坐在小板凳上,先在硬纸板上画好样式——花瓶要圆润讨喜,灯笼要透着喜庆,“福”字要方正大气,都是乡亲们爱看的模样。接着,她把烟盒拆开展平,按造型裁剪、折出弧度,再用胶水一点点粘贴固定。胶水粘得手指发黏,就用温水洗了又洗;裁剪时磨破了指尖,贴个创可贴继续干。丈夫心疼她,也坐下帮忙整理烟盒,两人对着灯光调整角度,常常忙到凌晨。

(图为张小青正在裁剪烟盒)

一周后,第一批烟盒摆件终于做成了:三个圆润的烟盒花瓶插着野花,两个红绳缀边的烟盒灯笼挂在房梁,还有个方正的“福”字摆在柜台中央。第二天开店,第一个来的赵叔瞬间眼前一亮:“小青,这都是你用烟盒做的?太精巧了!咱小店这下有模样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村镇。老人们拄着拐杖来围观,围着摆件夸“接地气”;年轻人举着手机拍照,说要发朋友圈给老家小店“打call”;连邻镇的人都特意来“打卡”,笑着说“来都来了,买点东西,沾沾这热闹气”。那段时间,店里客流量涨了七成,更重要的是,从前冷清的店堂,又重新聚起了乡邻的笑声。

将心比心,变身便民枢纽

烟盒摆件成了小店的“吸睛招牌”,张小青却没停下脚步。她发现,乡亲们来店里,不光是看新鲜,更想找个能歇脚、能互助的地方。“开店不能只想着卖东西,得真真切切方便乡亲。”

她在店角辟出“便民角”:摆上两张长椅,放上一个暖水壶,备着针线包、老花镜、急救箱。知道村里老人不会线上缴费,她主动学了水电费代缴流程,笑着说“叔婶们放心,来我这儿就能交,不用跑镇上”。农忙时乡亲们早出晚归,她延长营业时间,还建了“聂市便民群”,乡亲们缺啥东西,在群里说一声,她就帮忙留着,免得跑空。

有次,村里的独居老人周奶奶想给外地的孙子寄土特产,却不知道怎么寄。张小青听说后,主动上门帮着打包,骑着电动车跑了10里路到镇上邮局,还特意叮嘱快递员“轻拿轻放”。周奶奶拿着快递单,拉着她的手说:“小青,你比亲侄子还贴心!”

如今的“永兴便民店”,早已不是单纯的小卖铺。房梁上的烟盒灯笼透着暖光,柜台旁的烟盒摆件常换常新,“便民角”里总有老人坐着聊天,群里每天都有乡亲问需求、话家常。有天晚上,她看着店里热闹的光景,跟丈夫说:“原来只要真心为乡亲们着想,哪怕是个小烟盒,也能聚起人气、暖了人心。这小店,以后得更用心守着。”

这小小的乡村小店,以一盒一剪的巧思凝聚乡情,以一点一滴的服务温暖民生,更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写下了属于普通村民的温暖一笔。

岳阳临湘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孟泽茗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