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小城宣恩活力十足:贡水河两岸的灯光次第亮起,犹如一条璀璨的星河;沿河北路的烤鱼一条街开始热闹,各家店铺门头招牌霓虹闪烁,将“宏兴烤鱼”“强哥烤鱼”“土家菜”“冰镇饮料”等字样映照得格外醒目。
夏秋华的“秋秋烟酒商行”就位于烤鱼一条街上。今年40岁的夏秋华,来自云南楚雄,凭着勤劳能干,已经在湖北省恩施州的宣恩县城经营生意十多年,把一间山货小店经营成为烤鱼一条街上的“明星店铺”。
跟着市场走
2008年,24岁的夏秋华跟随丈夫回到宣恩。当时的沿河北路还是条坑坑洼洼的河滨小道,仅有几家零散的小餐馆。
“父母年龄大了,我们不方便出去打工。”夏秋华回忆道,“就在县城开了家土特产店,售卖云南的三七等特产。”
“头两年真是不容易,没有经验,没有客户。”夏秋华坦言,当时烤鱼街尚未形成规模,生意时好时坏。之后,宣恩县着力打造旅游产业,沿河修建风雨桥、音乐喷泉,举办龙舟赛,逐步扩大知名度,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旅游走热,夏秋华敏锐地调整经营策略:增添矿泉水、饮料、烟酒经营,引进云南普洱茶与本地贡茶搭配销售,甚至学会制作简易冰粉满足游客需求。
“夏老板夫妇很爱动脑筋,一直紧跟市场做调整。”宣恩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客户经理谭晓艳说,夏秋华还率先将烟酒店升级为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终端,成为整条街的靓丽风景,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光顾。
如今,走进夏秋华的店铺,卷烟、白酒、特产等商品有序布局,陈列美观;游客不仅能选购伍家台贡茶、土家腊肉、农家蜂蜜等特产,还能在休息区歇息休整,感受烤鱼一条街的热闹和贡水河两岸的繁华。
烤鱼街的“烟火气”
人头攒动中,整条烤鱼美食街都沉浸在欢快的忙碌中:餐馆伙计们边传递餐食边招呼客人,拿不定主意的游客在一家家烤鱼店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摆卖文创产品、小饰品的商贩也在积极招揽游客。空气中飘荡着花椒、辣椒和各种香料混合的诱人香气。
宣恩烤鱼以贡水河鲜鱼为主料,配以恩施特有的富硒土豆、蕨根粉,佐以花椒、山胡椒油,形成麻辣鲜香的独特风味,成为很多游客必尝的网红美食。
晚上的生意是重头戏,夏秋华将一箱箱矿泉水搬到门外,码放整齐,迎接一天中的黄金时刻。她的烟酒店晚上还兼卖冷饮小吃。夏秋华白天一人守店,晚上客人多,婆婆、丈夫都来帮忙。三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婆婆负责旁边的一间便利店,主要售卖饮料、小零食;夏秋华丈夫负责烟酒店生意,夏秋华则忙着售卖冰粉。
“以前顾客都是周边的街坊邻居,年龄也比较大,年轻人少。”夏秋华说,“现在游客占了一半以上,不仅有省内的,全国各地的都能遇到。”
客群在变化,经营也在升级。2023年,夏秋华把店内一部分空间开辟为雪茄经营区,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去年,她和合伙人又将旁边一间店面租下,开了一家酒馆。
“再加一份富硒小土豆”“冰啤酒快没了”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在街面上回荡。各家餐馆门前坐满了食客,有的围坐在矮桌前大快朵颐,有的三五成群举杯畅饮。
烤鱼街的“烟火气”,成了夏夜最诱人的味道,也成为夏秋华一家做好生意的最大底气。
用心酿造幸福
宣恩不仅有美食,更有美景。
贡水河游船码头,时常排着长队,游客们迫不及待想要体验夜游贡水的浪漫。游船如龙,蜿蜒于水中,船上的欢声笑语随风飘来,为小城的热闹增添了几分灵动。
近年来,宣恩县打造贡水河旅游区、狮子关旅游区、矅天眼景区、彭家寨旅游景区等产品体系,打响了“仙山贡水 浪漫宣恩”特色文旅品牌。今年1月至6月,宣恩累计接待游客992.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2%、45.2%。
“现在游客多了,生意也更好了。”夏秋华熟练地为进店客人取饮料、找零钱,时不时还要给外地游客指路。
忙碌的间隙,夏秋华不忘向顾客推介:“晚上还有民俗表演、音乐喷泉、水幕电影,可以多走走看看。”确实,随着悠扬的土家民歌响起,不少食客放下筷子,举起手机记录这富有民族特色的表演。
零售生意既要靠头脑,也要靠坚守。常常是最后一批食客依依不舍地离开,周边的烤鱼店一家家开始打样,夏秋华一家才开始收拾店面,“守店是个辛苦活儿,没有一家人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一个人肯定坚持不了这么久。”
守着一家店,不急不躁,夏秋华收获了幸福:养育一儿一女,有车有房,一家人相互照应,家庭和睦。
当问及未来打算,夏秋华眼睛一亮:“把更多的本地特色商品引进来,让游客也能品尝本地特色味道。”
如今在宣恩,像夏秋华店铺这样的旅游终端还有10家,它们正在成为游客体验当地风情的“文化驿站”,让每位游客都能带走一份独特的“仙山贡水”记忆。
作者:罗漫
单位:恩施州烟草专卖局(公司)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