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的“红色标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4 14:1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24 14: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400万元!是地处广东韶关山区城口镇的城贸商行一年的商品总销售额,他的成功实践,生动诠释了“党建+产业赋能”双轮驱动模式的可靠性。在商行筹建初期,仁化烟草便成立专项工作组,由分管党建的支委委员担任党建指导员,指导商行建立党员示范岗,为小店量身打造的“红色成长路径”—将党组织建设嵌入企业架构,这种组织赋能模式,确保了红色基因贯穿商行发展的全链条,让曾经面临资源散、渠道窄、品牌弱的山区商户,蜕变为乡村振兴中的“红色标杆”。

筑牢红色堡垒:把党组织建在经营“第一线”。实施三项机制,不断夯实党建基础。一是双培机制:横向挖掘业务骨干中的优秀分子,通过“党员带学+政策培训”引导其向党组织靠拢;纵向将党员放到管理岗位历练,通过“任务认领+考核激励”培养成业务带头人。如今商行管理层中党员占比达60%,在去年年底的旺季备货中,党员团队连续在岗30余天,保障本本地农产品顺利外销,实现农产品年销售额超过300万元,有效地发挥了促农增收的效果,用行动诠释了“敢为人先、冲锋在前”的精神。二是联建机制:与广东中烟韶关分公司党支部结对共建,联合开展红色直播间主题党日活动,年直播场次超200场,既有长征故事、又有地方民俗文化,间接带动农产品销售增长20%。三是融合机制:在店铺显要位置设置长征精神展示墙、红色遗迹展示墙,将农产品展销区与党员责任区功能叠加,党员每日对货架进行整理,对品质、包装完整性进行抽查,实现党建与经营空间一体化。

党建赋能产业升级:用“三个一”破解发展难题。仁化烟草通过三个一机制(一名客户专员挂钩一个项目、一名党员对接一个产业、一套政策扶持一批商户)精准施策。一是资源整合:优先保障红色主题商品陈列,把红色手办、标语、条旗等融入各类商品功能区,营造出红色的氛围,实现“手信+手办”的结合,使商行成为粤北首个红色文旅特色终端。二是技术赋能:协调镇农技站,指导商行建立农产品溯源体系,推动白毛茶等产品通过绿色认证;协请县农艺师每月走进茶田、茶厂,手把手教茶农控制采摘时间、优化杀青工艺,帮助商行的白毛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每斤售价提升15元,惠及50余户茶农增收。三是流量转化:联合镇文旅部门设计重走长征路打卡路线,以商行作为中点补给站,提供水、药品、休息等服务,年接待研学团队超3万人次,流量转化带来的收入占商行总销售的25%。

构建党群共治生态圈:让小店成为“便民服务站”。一是建设红色驿站2.0版:在原有便民服务基础上,增设党员代办岗,可办理社保查询、认证、执照办理等12项高频业务,去年以来,党员代办岗累计服务村民600余人次,其中为20多位留守老人上门办理社保认证,解决了老人“不会用手机、跑不动路”的难题。二是充当政策宣讲前哨:政策宣讲前哨:每周三下午,商行的“红色课堂”准时开课,驻点党员结合案例解读乡村振兴政策,从农产品电商补贴到冷链物流支持,从家庭农场注册到商标申请,覆盖农户超500户。三是数字党建创新向群众:开发e心向党小程序,实现农产品线上认购、党建知识学习、民意收集反馈三大功能。

从400万元销售额的突破,到成为村民离不开的“红色服务站”,城贸商行的蜕变,正是党建引领激活基层经济活力的生动缩影。如今,仁化烟草正将这一模式推广到周边乡镇,让更多山区小店装上“红色引擎”,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图片由李斌、饶梓权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