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职称评审凝聚新大众文艺力量,东莞拓宽文艺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3 16:5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13 16: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4年以来,东莞市文联首次面向全市艺术专业人员开展职称评审工作,成为广东省文联系统首个24个专业全开,初中级一并开评的地级市。历经一年多时间,东莞首次艺术职称评审的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共有256人获得艺术职称,其中,中级职称21人,初级职称235人。曾经困扰无数非体制内文艺工作者的职称评审难题,在东莞成为历史。

24个艺术专业 广泛覆盖新文艺群体

作为外来人口大市,东莞活跃着大量的民间文化工作室、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新文艺组织,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文艺群体深度参与了东莞城市文化的发展,已成为东莞艺术人才队伍的重要力量。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量民营文化机构的员工及无固定工作单位的自由职业者难以获得职称评审机会,这成为许多文艺人才心中的遗憾。2024年以来,东莞市文联将做好新文艺群体的职称评审作为团结引领“文艺两新”的重要抓手之一,启动首次艺术专业职称评审,为全市文艺人才,特别是新文艺群体搭建职业发展的新通道。

“此前我一直深感迷茫,一直渴望在艺术道路上得到更多认可,这个机会就像一道光照亮了前行的路。”谈起自己的职业发展心路,刚刚获评三级演员职称的陈嘉雪难掩激动,作为一名粤剧演员、戏曲教师,曾经对职业发展的迷茫已经一扫而空,随着三级演员职称的认定,更加坚定了自己在粤剧、戏曲上深耕发展的决心。

“作为摄影师,我一直希望能在职业路上得到肯定,在早些年就考取了三级/高级摄影职业技能证书,但由于国家政策变动,人社部门取消了摄影技能的考级,对于我个人而言,有段时间一直找不到职业认可的方向。”有着近20年职业摄影生涯的刘中在这次评审中成功通过了四级(初级)摄影师的职称申报,谈起这次获评的感受,刘中感慨道:“这为我多年的职业和爱好重新打开了一扇窗,让我找到了新的努力方向。”

艺术运营、剪辑师、舞台技术、演员、编导、艺术创意设计师……此次获评艺术专业职称的文艺人才涵盖24个艺术专业中的18个,其中多个职称名称让东莞新文艺群体大呼,“太懂我们的需求了,原来我们这样新的艺术门类也能够被看到,被列入。”

为了充分调动东莞文艺人才的参评积极性,广泛覆盖“文艺两新”群体,东莞市文联在制定《东莞市艺术专业职称评审工作方案》前,充分摸清下属各协会“文艺两新”人才情况,建立了数据库,并组织多场座谈会,广泛听取协会和镇文联代表的意见建议,最终成为广东省文联系统中,首个将24个专业全开,初中级一并开评的地级市,让新文艺群体都可以在方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东莞首次艺术职称评定,打破了传统壁垒,为众多像我一样在社会各个领域努力耕耘的创意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展示专业能力和追求职业梦想的宝贵平台。”此次获得初级艺术创意设计师的职称的严杰说,这份认可是他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既是对他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他未来创作的鞭策。

深入镇街宣讲 发动新文艺群体参评

2024年5月,东莞市人社局批复同意东莞市文联组建东莞市艺术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标志着东莞艺术职称评审工作正式迈入实施阶段。“以后新文艺群体也可以评职称了!”一时间东莞市文联启动首次艺术专业职称评审的消息振奋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

为进一步推进东莞市艺术职称评审工作深入展开,让广大艺术专业人员,特别是“文艺两新”人员详细了解相关政策要求和申报流程,积极参与职称申报,东莞市文联在去年的7-9月开展了8场东莞市艺术职称政策宣讲会,东莞市文联领导班子带队分三组深入各镇街,组织开展艺术职称政策宣讲会,覆盖全市33个镇街(园区)。

“当时我是从多个渠道知道这个消息的,先是我身边的前辈、朋友跟我聊起,然后摄影协会又向我们发动,让我们可以去报名,然后就是网络、媒体等。”刘中说,因为不断的接触到这个消息,让他从一开始的留意慢慢的重视起来,特别是参加了东莞市文联的宣讲会后,深入了解了艺术职称评审相关政策及东莞市艺术职称评审的整体安排,发现自己真的符合参评条件的,一下子就有信心了。

通过广泛的宣讲和发动,东莞首次艺术专业职称评审共吸引了全市334名文艺人才申报。在今年1月份,东莞市文联还专门开展4场申报专题培训,就职称申报的流程和要求、申报资料的规范细节等方面为334申报者进行了专门指导。

“因为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职称评审,我在提交申报材料时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多亏了文联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和支持,最后才能完成了申报要求的所有文件要求及审批。”此次获得三级舞台技术职称的周义霖说,他在申报中就经历了两次修改文件,通过文件修改也让他认识到文联对整个艺术职称评审工作的用心。

陈嘉雪说:“在参与评定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整个流程的规范与严谨。而文联从申报前的详细政策解读,到申报过程中的耐心指导,悉心沟通,都让我非常感动。”

凝聚新大众文艺力量 激发创作活力

随着256人顺利获评,东莞首次艺术职称评审的工作在今年9月份画下圆满句号,但这只是东莞艺术职称评审的起点。接下来,东莞市文联新一轮的艺术职称宣讲会预计将在10-11月开展,职称申报通知预计于今年12月至明年1月期间发布。在新大众文艺下,东莞的艺术专业职称评审正持续发挥凝聚文艺人才队伍,拓宽文艺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的重要作用。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评定,更是一座连接不同背景人才与专业认可之间的桥梁。它向社会传递了一个强烈而温暖的信号,就是无论背景、年龄或学历,只要怀揣热忱、拥有真才实学,都能获得社会的尊重和专业的肯定。”严杰说,东莞这份开放与包容的精神,让他倍感温暖,也深受鼓舞,他将以此为动力,不断精进专业技能,用更多、更好的创意作品为东莞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刘中说:“这两年来,我切身感受到东莞市文联作为文艺工作者大家庭的温暖之处。去年我有幸入选‘东莞文艺新实力’项目,举办了个人摄影展《无限城门》,多年累积的摄影作品得以和市民见面。跟我同期也有很多文艺工作者入选这个项目,新的文艺群体的作品被看见。这次艺术职称申报,我身边很多认识的文艺工作者都积极地申报并顺利通过。这些都让人感受到东莞这座城市对文艺人才的珍视。”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互联网技术的全域普及,文艺创作已由传统的体制内组织生产扩大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彰显着新大众文艺的人民主体性。东莞市文联相关领导表示,开展艺术专业职称评审是文联组织深化改革,团结引领“文艺两新”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东莞新大众文艺发展的内在要求。“文艺两新”群体遍布东莞各行各业,通过艺术专业职称评审,打破了文艺发展壁垒,为这座城市成千上万的文艺工作者提供了职业发展新路径,激发文艺人才的创新力、创造力,也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完)

(图片由东莞文联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