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上午,暑热渐消,空气中有了丝丝凉意。平舆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办公室内,执行干警张慧指着电脑里的电子卷宗,向被执行人小王家人详细解释案件的来龙去脉,澄清这场误解。
“这是开庭时原告提交的证据,里面有一笔笔转账的截图……”
“实在不好意思,现在好多骗子冒充公检法,小王又否认借款,这才把你们当成骗子。”小王家人面露愧色。
确认案件属实后,小王家人终于放下戒备,心中疑虑也烟消云散。并不富裕的奶奶主动代替孙子小王支付了执行款。
这起案件的背后,可谓是一波三折、执在“囧”途。
几年前,在厦门工作的小王以手头紧为由,向厦门本地好友廖某提出借款,廖某出于信任,陆续出借多笔款项,共计10896元。之后,廖某多次催要未果,遂通过“网上立案”的方式,将小王起诉至平舆法院。
案件受理后,考虑到涉案金额小、事实清晰,且双方当事人均在外地,路途遥远,往来诉讼成本较高,为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减轻当事人诉累,承办法官组织双方进行远程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在线”进行了签字确认。然而,小王却再次失信,无奈之下,廖某向平舆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第一时间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小王名下的存款、房产、车辆等财产信息进行全面查询,同时依法冻结其名下账户。经查询,未发现小王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干警多次通过电话、微信联系小王,充分阐明相关法律后果,引导、督促其主动履行生效判决。
“我现在真的没钱,能不能再宽限一些时间?”
小王在电话中诉说着当前的困境,提出想与廖某协商延期还款。执行干警充分征询了廖某的意见,廖某表示愿意再相信小王一次,给予小王一定的宽限期。经协商沟通,双方初步达成了先付1000元,剩余欠款分三期履行的和解协议。
然而,小王做出承诺后却又一次失信,在签订协议的前一刻,玩起了失联。面对执行干警一遍又一遍地电话、微信联系,小王均拒接、拒绝沟通,认为自己身处千里之外,法院的执行力鞭长莫及。鉴于小王的态度,法院依法对其采取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措施,但小王仍无动于衷,案件执行一时陷入困境。
面对执行困境,执行干警没有轻言放弃,而是转变思路,主动出击,积极寻找案件破局的“最优解”。执行干警随即前往小王户籍地开展调查,实地走访村委和村民,了解到小王长年外出,去向不明。
“若小王继续逃避执行、拒不履行,法院下一步将会对他采取司法拘留、张贴失信曝光公告等措施。”执行干警向小王家人说明来意,释明相关法律规定以及拒不履行生效文书的法律后果,希望小王家人能督促其直面问题,积极主动履行义务。
小王家人神情警惕,“你们是骗子吧!小王说他没有借钱……”原来是小王在与家人的电话中否认了借款,并谎称执行干警是“骗子”。
“我们真是执行干警,你看,这是我的证件。”执行干警通过各种方式向小王家人证明身份的真实性。然而,小王家人内心高度戒备,依然表示不相信。为了让小王家人彻底安心,执行干警提出,可以一起到法院核实身份,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我一次没去,法院就帮我把欠款要回来了,真是太感谢了!”千里之外的申请执行人廖某收到执行款后,在电话中对执行干警的尽心尽责再三表示感谢。至此,这起一波三折的执行案件,终于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