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个中国人而言,国庆最具仪式感的时刻,莫过于奏响国歌、升起国旗的一刻。你是否知道,今年正是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节点,中国日报记者殷伟豪走进清华大学,与来自北京、天津和香港的青年们共同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国歌课”。
“中外歌曲中的最高音往往是作者最想强调的地方。”本次课程主讲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于海在授课时指出,“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中华’与‘一心’都是全曲的最高音。这正是作曲家聂耳要传达的‘中华一心’的民族精神”。 讲到动情之处,于海话语间饱含深情:“我们常说爱党、爱国、爱民族,那么就从爱我们的国歌开始。”
在国歌课的最后,在于海的指挥下,全场观众齐声高唱国歌。与此同时,由来自京津港三地的51位青少年组成的室内管乐团登台亮相演奏国歌,用音符表达他们的热爱与自豪,也用这样特别的方式为国歌庆生。
“以前只是单纯地唱一唱,如今在演奏时,心里的归属感更加强烈。”一位来自北京的学生说。一名来自香港的学生也表示,通过排练与演奏,自己对国歌的理解和情感都有了新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