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统筹协调 聚力创新突破——泉州水网建设跑出“加速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8 10:2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18 10: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福建省泉州市作为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紧扣“两江两翼、五连五枢”水网总体布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高标准推进“7+13”(7大示范性样板+13项标志性工程)建设。1-8月,先导区建设带动全市水利投资完成66.33亿元,水利投资规模和完成量连续8年保持全省第一,以实干实绩展现了水网建设的“泉州速度”与“泉州质量”。

聚焦重点攻坚 工程建设全面提速

泉州水利坚持项目引领,集中力量攻坚克难,一批骨干水网工程建设取得关键突破。

防洪保安能力稳步增强。瞄准防洪薄弱环节,加快推进晋江防洪提升工程一期及闽江防洪提升工程德化段建设,截至8月底,完成年度投资1.77亿元。晋江防洪提升工程二期可研、初设相继获省发改委、水利厅批复,工程前期工作取得实质进展,预计新增治理河长15.594km。其中,晋江、闽江防洪提升工程累计获补上级资金8.18亿元。项目建成后,能有效提高河道防洪能力,确保河道沿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水源保障格局加速构建。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福建省单体投资最大的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大坝浇筑进入高峰阶段,左岸挡水坝段碾压混凝土浇筑成功封顶,主要施工已全面转入厂房、右岸挡水坝段等,破解区域水资源瓶颈的“战略水缸”轮廓初显。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南高干渠供水替代工程迎来里程碑节点——N1标段“清源号”顶盾机成功始发,标志着福建省水利工程首次应用顶盾机掘进技术,工程建设迈入关键期。全市5座小型水库获新增国债资金4.48亿元,项目均开工建设并有序推进,建成后可新增库容917.94万m³。

政策资金效益充分释放。充分发挥国家级先导区平台优势,精准对接国家投资导向,今年来,泉州已成功争取获补中央资金5.16亿元,有效保障了防洪提升工程、幸福河湖等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了“政策精准滴灌、资金高效护航”的良好发展态势。

深化闽台融合,共筑两岸水脉相连

依托独特区位优势,泉州持续深化闽台水利交流合作,生动实践“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

供水合作迈上新台阶。泉州向金门供水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累计供水逾4300万吨,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典范。金门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建设全面提速,截至8月底,完成管道铺设18.49公里,完成年度投资4.38亿元。着力打造“双水源、双线路、多调节”的高可靠性供水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泉州向金门供水水源系统调度和抵御风险能力。

科技交流合作成果丰硕。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践净水渔业模式,山美水库试点成效显著,水库水质稳定向好,连续5年稳定达到或优于Ⅱ类水质标准,总氮持续下降。泉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在泉州建立中科院水生所泉州湖库生态系统研究站和以院士领衔的专家工作站,推动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服务功能提升,为泉州水资源保护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建设幸福河湖,绘就绿色生态画卷

泉州以深化河湖长制为抓手,持续改善河湖生态环境,让优质水生态成为普惠的民生福祉。

河湖治理管护成效卓著。泉州市39个主要流域国控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常年稳定保持100%,“水质向好、管控有力”区域水质综合评价体系加快完善,新建并试运行水质监测站117个,全面打造 “安全、健康、生态、文化、发展” 的高品质河湖。启动全国首个河湖类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即福建省(泉州)河湖生态产品交易平台。

水保生态效益日益凸显。持续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作为为民办实事的核心工程之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实施“三措联动”,全市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3.34万亩,提前半年超额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年度任务,水土流失治理成为乡村发展的“绿色引擎”。

推进城乡一体 共享优质供水服务

泉州加快构建城乡供水融合发展新格局,着力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同服务、同监管”。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泉州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98.33%,规模化水厂覆盖率超八成,县域统管实现100%全覆盖。全市1127处单村供水工程100%纳入管护,农村供水工程管护水平大幅度提升,从城区近郊并网到偏远角落保障,因地制宜的布局让“饮水无忧”照进每个村落。

灌区现代化改造惠农利民。充分发挥大中型灌区的骨干作用,泉州市山美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持续推进,累计改善灌溉面积1.88万亩,同步创建6个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标准化管理,有效保障了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的用水需求,为粮食安全稳产增产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水网内生动力

泉州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赋能为双引擎,为水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努力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泉州经验”。

监管模式创新引领。在全省首创水资源税“三维一图一链”智慧监管模式,实现对取水、用水、排水全链条精细化管控。组建全省唯一的市级节水技术创新中心,加速非常规水源利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率先推行“老兵河长”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河湖管理保护新格局。

智慧水利赋能升级。推广DeepSeek人工智能赋能应用,山美水库、智慧堤防、七库连通作为全市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试点加快推进,水旱灾害防御智慧化水平和决策支撑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泉州正以建设国家水网先导区为契机,奋力谱写泉州水网建设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