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研发双驱动大模型 助力农业政策评估智能化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1 17:0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11 17: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农业政策的精准评估与科学制定,是国家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战略稳健实施的重要保障。面对日益复杂的农业系统与决策环境,当前农业政策评估与制定亟须依托海量数据的智能汇聚、深度挖掘与模拟推演,实现从“经验决策”到“数据智能”的根本转变。经过十余年对微观机制的深入探索和多维数据的系统积累,华中农业大学熊航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机理与数据双驱动的“粮策大模型”,为农业政策评估提供了更具洞察力与预见性的工具,为复杂决策提供可量化、可验证、高精度的科学依据。

完善政策评估方法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随着我国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农业政策评估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对评估工作的科学性、效率及实践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农业政策评估多以事后评价为主,在准确性与全面性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数智技术与新兴研究范式的发展为解决当前评估瓶颈提供了全新路径。熊航教授团队开发的“粮策大模型”融合计算仿真与数据驱动两大研究范式,实现了更前瞻、更精准、更全面、更协同的政策评估。具体而言,该模型可通过政策情景模拟进行事前评估,为政策制定提供前瞻依据;以微观个体为单元实施“宏微闭环”评估,精准刻画异质性农户对政策的响应行为;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从微观结果到宏观效果的尺度上推,全面汇聚政策覆盖范围内农户行为数据;并通过经济-生态耦合建模,综合评估政策的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助力实现协同治理。

针对当前政策评估中微观基础薄弱的问题,研究团队创新性提出“宏微闭环”政策评估框架,依循“宏观政策→微观行为→微观结果→宏观效果”的路径,系统模拟政策情景机制、行为形成机制与变革机制。该框架充分考察不同类型农户对政策的响应行为及其交互影响,显著提升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准确性。团队自主研发的“三一决策模拟器(SYDS)”为精准模拟农户决策行为提供核心支持。该模拟器基于行为经济学与社会经济学理论,有机整合经济收益、社会影响与心理认知三大维度的决策因素,能够高精度还原不同政策情境下农户的行为选择。

通过与农业遥感专家徐保东副教授团队合作,“粮策大模型”将气象、水文、土地等生态因子纳入政策评估体系,实现经济社会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建模,系统研判农业政策的经济产出与环境影响,为农业绿色转型与经济生态协同治理提供支撑。此外,团队与大数据分析专家冯在文副教授合作,实现了较大区域范围内的全样本模拟,对研究区域内每一农户进行仿真推演,极大降低了尺度上推偏差,完成微观行为至宏观效果的无缝衔接,使“宏微闭环”逻辑链条更完整、结果更可靠。

“粮策大模型”依托“经济-社会-生态”三维数据库实现高效运行。熊航教授团队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与农户固定观察点访谈互补的数据采集机制,形成多源数据协同采集路径,建成了涵盖数值、文本、图像在内的多元异构数据体系。自2019年起,团队已在5省区28县市设立覆盖260余个行政村、3200多个农户的固定观察点,“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扩展至全国15个省区,累计获取有效数据超4500万条、影像数据达2TB。该数据库不仅贯通微观决策与宏观政策效果指标,实现尺度上推,还为“粮策大模型”提供了关键参数校准与验证基础。

目前,团队已将“宏微闭环”分析框架应用于多项研究,如农业节水政策与碳减排政策的治理效能评估。以内蒙古地下水超采问题为例,团队运用该模型模拟农业节水政策的作用机制,清晰揭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如何通过影响农户行为实现宏观节水成效。在农业绿色转型方面,团队对长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的碳减排政策开展事前评估,系统比较不同补贴措施与种植结构调整协同带来的效果差异。相关成果已在《管理世界》、Nature Sustainability等权威期刊发表,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5项。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通过“人工智能+”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向人机协同模式转型,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熊航教授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推动政策评估研究范式变革、通过跨学科合作提升评估效能,已成为“人工智能+”在农业经济领域应用的典型案例。熊航教授表示,团队将持续深化范式融合与多学科交叉,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在政策评估创新中的驱动作用,为破解“三农”问题提供更具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