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开学典礼致辞:探讨如何从“会读书”到“会创造”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1 16:1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11 16: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江南秋光好,奋进正当时。9月10日晚,中国计量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拉开帷幕。本次开学典礼线上线下同步进行,通过学校官方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现场直播,全网观看量近13万。

大学课程多、门类广、内容深、跨度大、节奏快,如何实现从“会读书”到“会创造”的跨越?中国计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日常工作)戴道锌以《国之计量 国之脊梁》为题,在开学典礼上与同学们探讨共勉。

“计量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标尺与基石,是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剂和引擎器。作为中国计量大学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要坚决肩负起‘国之计量’的初心使命,自觉筑牢‘国之脊梁’的坚强根基,以计量之名报国强国。”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计量人、时代的弄潮儿,戴道锌告诉同学们,“进入大学这个全新的赛道,青年一代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融通,从‘会读书的人’成为‘更会读书的人’,更要努力实现从‘会读书’到‘会创造’的跨越。”

戴道锌指出,从“会读书”到“会创造”,首先要筑牢根基,在努力学习中培养创新思维。要“明方向”,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学以致用;要“会思考”,常思考“为什么”,努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更要敢于尝试捕捉创新灵感,打开创造之门;要“善融通”,勇于打破专业壁垒,敢于跨界,积极接触不同学科体系,努力成为具有交叉融合系统思维的高端创新人才。从“会读书”到“会创造”,关键要勇于实践,在实干磨练中锻造创造能力。要在实验实训中激发创造潜力,永远不要害怕失败,但要探究失败的原因,不断尝试新路径;要在科学研究中锻造创造能力,在真刀真枪的实战中,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成长为能打硬仗的创造型人才;要在实际应用中彰显创造实力,主动走出校园,觅得创造良机、施展创造才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开拓者和先行官。从“会读书”到“会创造”,最终要勇于卓越,在践行“国之大者”中实现自我价值。要有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他希望同学们勇立最前沿,敢闯无人区;要有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面向未来新兴产业激发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面向人工智能时代激扬乘风破浪的创新动力,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践行责无旁贷的创新担当;要有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学习中不能满足于“差不多”,而要不懈追求“精益求精”,唯有如此,方能厚积薄发,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翘楚和中流砥柱。

“同学们,从‘会读书’到‘会创造’是一个质的飞跃,也是大家进入大学之后必须实现的蜕变,愿大家为之努力。”戴道锌寄语同学们,要敢于梦想、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在中国计量大学把握美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在不懈奋斗中成就精彩人生。

“戴道锌副校长的讲话一语中的,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我们大一新生所要面临的重要转变。”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孟柯雅说,进入大学先要转变自己的思维和方法,再去闯这条更深更广的大学之路。人文与外语学院胡美仑也感触颇深:“我们要夯实基础再勇敢探索,参与各种各样的实践,保持进取精神。戴校长的开学致辞让我意识到,创造并非遥不可及,创新属于每一个计量学子。”

“从初入校园的陌生忐忑,到此刻与新伙伴并肩欢呼,在中量大真的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质量与标准化学院葛玉婉说,除了振奋人心的歌曲和舞蹈,杨力老师的话也让她记忆犹新,“他让我在刚进大学时感到的迷茫烟消云散,让我明白了实践的重要,也让我坚定了以后的方向,愿我们用实践来书写大学的光辉岁月。”(图片由宓卓慧 乔馨葶授权发布)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