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巧思织密“一老一小”幸福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09 10:3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09 10: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清晨,阳光洒进苏州高新区通安镇嘉誉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人们有序排队测量血压;隔壁观影区内,《人世间》的剧情牵动人心,几位老年居民轻声讨论着角色命运;多功能活动大厅里,四组老人围坐棋桌,在楚河汉界间博弈,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这座集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是苏州养老服务的生动缩影。它依托社区资源,以医养融合、文化活动为载体,聚焦辖区60周岁以上老人需求,辐射周边居家老人,用个性化服务织密了一张温暖的敬老爱老网。

近年来,苏州紧扣民生理念,从老人的 “一餐热饭” 到孩子的 “科学照护”,从硬件设施升级到服务模式创新,把 “一老一小”的操心事、烦心事,变成了暖心事、放心事,一幅幅“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的幸福图景在社区烟火气铺展。

“以前担心吃饭没人管,现在下楼就到老年食堂,荤素搭配,价格实惠,吃完还能在为老服务中心聊天、测血压,太方便了!” 家住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的王爷爷,如今每天雷打不动地到社区为老服务中心“报到”。这份便捷与安心的背后,是苏州高新区养老服务供给的持续优化。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12家养老机构,总床位数达4790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机构床位数47.9张;6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69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站)、7家老年食堂星罗棋布,实现了各镇(街道)老年服务“全覆盖”。

不仅让老人“吃饱穿暖”,更要让他们 “健康有靠”。苏州基层创新打造“一老一小”医养融合综合体,推动家庭医生定期上门问诊,实现慢性病管理、健康监测“足不出户” ;鼓励社区安装智慧养老设备,智能呼叫、健康理疗仪器随时“待命”,为老人们的健康筑起“防护网”。

在关怀老年人的同时,苏州也格外重视儿童成长与托育服务需求。“通过手机就能看到孩子在托育点吃饭、游戏的实况,老师专业又耐心,我们上班特别放心!” 提到托育服务,家长张女士的称赞道出了许多家庭的心声。

苏州高新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功能齐全,可满足婴幼儿早期发展、照护服务、科学育儿指导等多元需求,还贴心提供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等多样化服务。为让更多家庭享受到普惠托育服务,苏州高新区面向户籍或常驻家庭发放了500张总价值30万元的普惠托育体验券,并结合苏式文化特色,开设非遗童谣、园林式活动空间等课程,让孩子们在玩耍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了优质的托育服务,丰富的文化活动与友好的户外空间也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了更多色彩。在苏州浒墅关,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孩子们在互动与创造中深化文化认同、凝聚社区温情。阳山社区打造“时令美学+绿色科创”沉浸式课堂,咖啡醇香萦绕的活动室里,孩子们将咖啡渣制作成精致的手工皂,在节气更迭中开启绿色实践;浒墅人家社区举办的“处暑至 秋意浓”亲子活动上,志愿者娓娓讲述处暑的由来与习俗,孩子们在朗朗诗句中触摸传统文化,还动手制作了点缀着枫叶、稻穗的风铃,寓意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而在相邻的相城区,儿童友好公园的建设同样为孩子们带来了惊喜。位于纪元路与澄和路交叉路口西南侧的纪元路童趣公园,是附近居民休闲溜娃的“热门打卡地”。家住檀香花园小区的张女士发现,这里“有针对成年人的健身活动区,还有供孩子玩乐的儿童游乐设施”,全家都能找到乐趣。目前,相城区已建成1个儿童友好街区、3个儿童友好公园,其中春申湖路和澄帆路交叉口东北角的澄帆儿童友好公园,地面彩绘的战国七雄地图、能激发创意的翻糖景墙、充满乐趣的打击乐器“风琴角”,以及圆木步道、动物雕塑、林下空间,让孩子们仿佛步入奇趣世界,在亲近自然中体验运动乐趣,感受生命美好。

相城区还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口袋公园”建设,环秀湖花园儿童友好公园、建元路金砖路路口街角公园等,都成为孩子们运动玩耍的好去处,生动展现了儿童友好的城市担当。(完)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