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各地工程造价行业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型基建项目管理创新交流会,近日在肇庆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由肇庆市工程服务协会主办,广州易达建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办,广东省工程造价协会、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广东省监理协会支持。
工程造价,是建筑领域的重要支撑,贯穿项目投资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到竣工的全过程。其核心任务是对工程项目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等资源消耗进行科学测算与管理,确定合理成本并控制投资。
当前,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工程造价行业迎来新的广阔发展空间。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预计,2025年全国工程造价行业规模将达5000亿元,2023年将突破万亿。但是,我国工程造价行业,长期沿用仿苏联模式的定额模式,虽在规范市场、控制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滞后性、僵化性和对市场真实成本的偏离问题日益凸显。此外,行业整体还面临市场竞争激烈与“内卷”加剧、人才短缺与素质不足、数字化转型压力与技术应用不充分、全过程咨询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与挑战。
在此背景下,本次交流会以“数据开元,智绘新篇”为主题,聚焦数智技术在造价领域的应用,推动行业技术革新,旨在以“数据”为纽带,以“智能”为引擎,通过技术融合驱动基建行业升级,探索数字化工程造价对行业生态及竞争力的提升,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基建项目管理领域注入创新动能。
开幕式上,肇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申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级巡视员周蔚、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理事长田国民、香港测量师学会主席魏志衡、澳门工程造价师学会副理事长赖颖钊等分别致辞,表达了对推动工程造价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和殷切期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造价管理处处长江冰在主旨演讲中,从政策顶层设计到标准落地实践等角度,系统阐释了当前我国工程造价行业的基本态势与未来方向。她表示,政府将大力鼓励、支持数据赋能,坚定不移地推动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框架,形成“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竞争形成价格、监督有据可依”的新格局。
据了解,9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24年11月26日发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将正式实施。原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同时废止,这标志着以“数据驱动、市场定价、企业自主”为核心、深刻影响政府管理与建设行业的变革,正从政策设计走向实践前沿。
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题为《从中国制造2025到新质生产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不仅服务于制造业,贯穿其上中下游各环节,更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已发展为全球最大的GDP增长极。生产性服务业具备五大战略性功能:一是自身成长为经济最大板块,成为GDP的主要贡献者;二是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孕育大量制造业“独角兽”企业,构成全球独角兽企业的主体;三是带动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四是通过专业化服务提升制造业的运行效率与产值利润率;五是作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基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黄奇帆强调,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型产业,不同于传统制造业依赖资源和劳动力投入,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经济活力。当前,中国制造业已从“跟跑”阶段迈向“并跑”与“领跑”并存的新格局,正由“大而不强”向“大而强”转变。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包括工程造价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理事长田国民、北京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和造价管理协会会长吴佐民、利比北亚洲区董事魏志衡、同济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广斌、北京赋佳慧祥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付佳、广州易达建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峰等,围绕《2024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实施,对建设行业带来的影响与意义》展开深度探讨。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理事、广东工程造价协会副会长、广州易达建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峰表示,在建筑行业快速变革的今天,造价工程作为建设项目的重要支撑环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双碳"目标的推进,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的需求。曾经依赖政府定额的计价方式逐渐显露出效率低下、市场失真的弊端,而全过程咨询、BIM技术应用、碳造价管理等创新模式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在他看来,造价工程行业通过BIM技术、大数据分析和智能造价平台等创新手段,能够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实时管理,彻底改变传统的事后结算模式。造价咨询将与设计、施工、运维等环节深度整合,从单纯的成本核算转向全方位的价值管理。显著提升了工程成本管理的精准性与效率。在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智慧城市群建设及绿色建筑发展的进程中,造价工程的科学化、数字化管理有效优化了政府投资决策,严控项目成本,保障工程质量与进度。其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能力,助力大湾区重大工程高效落地,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与资源保障。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广东工程造价行业表彰暨颁奖仪式,肇庆市工程服务协会与广州易达建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获得表彰。同时进行了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型基建项目管理创新交流会的会旗交接。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理事长田国民表示,本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为政、产、学、研各方搭建了高规格的交流平台。通过政策解读、技术分享、实践案例和深度对话,与会者深入探讨了新版计价标准的落地实施、AI审价、数字供应链、装配式建筑等前沿议题,明确了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与路径。不仅为粤港澳大湾区基建项目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全国工程造价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图片由广州易达建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