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银龄掌柜”玩转“数字新活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20 16:5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20 16: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乖乖!这‘小方块’(智能手机)真神了!动动嘴皮子,这个月哪样东西卖得好、赚了多少钱,清清楚楚!” 安徽砀山,72岁的便利店店主刘子君大爷举着手机,语音指令刚落,销售柱状图就跳了出来。他乐得合不拢嘴,眼角的皱纹都挤成了花,“以前算盘珠子拨拉半天,还怕记错账。现在?门儿清!” 就在几个月前,面对汹涌的数字化浪潮,刘大爷还只能望“机”兴叹。

把“数字课堂”搬进小店里,适老服务“零距离”

时间拨回2024年秋天。看着隔壁年轻店主手指翻飞搞定线上收款、查库存,刘大爷攥着自己老旧的翻盖手机,心里直打鼓:“时代跑得嗖嗖快,我这老胳膊老腿,真怕跟不上趟,小店也黄了…”

图为客户经理用手机模型教授老人

转机,随着一群“红马甲”上门而来。“刘大爷,别急!咱就在您店里学,包教包会!” 砀山烟草“徽映”志愿者的薛林,是刘大爷的“专属教练”。他带来的“法宝”很特别:放大三倍的手机模型,按键大如麻将,看得真真儿的;连环画式的操作手册,一步一图,简单明了。“您看,点这里,再划拉这儿,钱就到账啦!” 薛林蹲在柜台边,手指点着模型屏幕,耐心得像教自家老人。三个月,风雨无阻。从颤巍巍点开第一个支付码,到熟练地用语音记录“今儿卖了5箱矿泉水、3打鸡蛋”,刘大爷的“数字胆儿”越来越壮。像刘大爷这样“毕业”的银龄学员,在砀山已有189位。志愿者们累计上门教学超768人次,把“数字课堂”直接搬到了小店门口、柜台边上。

“定制化”教学解心结,科技学习有温度

咋能让冷冰冰的科技变得像唠家常一样亲切?客户经理张雷有本写得密密麻麻的“秘籍”笔记:“第6次授课避开午休,大爷大妈需要歇晌”“第9次课,语速再慢点,保证每句话都听得清、记得牢”他琢磨出的“银龄情景教学法”更是绝活儿。“视频通话?简单!就跟推开咱家窗户,跟对门老哥唠嗑一样,能瞅见人,能听见声儿,多亲切!”“移动支付?它就是您兜里的‘电子账房先生’!一分一毛,记得门儿清,比老账本还靠谱哩!”他用活灵活现的比喻和地道的砀山方言,把抽象的数字操作变成了老人们听得懂、记得住的“烟火气”,大家伙儿听得直拍大腿:“嗨!这么一说,俺就明白啦!”

图为志愿者指导老年客户使用手机平台

街巷里,砀山烟草“徽映”志愿者们更是贴心。他们熟门熟路,专找大爷大妈“唠”需求:“李大妈,手机收钱还顺手不?‘嘀’一声就成,咱再练练手?”“赵大爷,查查店里酱油还剩几瓶?点这里,库存一秒就看清!”一声声熟悉的乡音,一次次坐在小店板凳上的耐心讲解,让科技传递着掌心般的温度。这支队伍已累计走访小店895余次,成了银龄掌柜们最信赖的“数字娘家人”。

银龄“弄潮儿”展新姿,科技人文两相宜

如今漫步砀山,小店里的新风景让人心头一暖:老花镜稳稳架在鼻梁上,旁边亮闪闪的收款二维码“滴滴”作响;角落的老算盘安静躺着,智能手机屏幕上的销售曲线图正“噌噌”往上跳。最难忘的是王大爷的“第一次”。在客户经理的视频“护航”下,他盯着手机屏幕上那个小小的“确认支付”键,手指头悬在半空微微发抖。“点!王大爷,放心大胆点!”电话那头传来鼓励。指尖落下,“支付成功”的提示跳出来。“乖乖!真成了!网上进货,便宜又方便!”王大爷对着手机镜头,高高竖起大拇指,笑得像个孩子。

这不仅仅是王大爷一个人的胜利,数据显示,砀山老年店主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已从年初的37%一路飙升到86%! 更让人惊喜的是,一些“时髦”的大爷大妈已经不满足于基础操作。李婶举着手机,镜头扫过自家琳琅满目的货架:“家人们看!这是俺店新到的砀山梨,脆甜多汁!”她正用短视频记录着自己的“二次创业”。这股热情感染了不少人,目前已有21位银龄掌柜开设了小店账号,用镜头讲述自己的“触网”新生。

图为志愿者为老年客户做普法、防诈宣传

安全这根弦也时刻紧绷。针对老年人容易上当受骗,“徽映”志愿者们把枯燥的法条变成了“故事会”。图文并茂的漫画手册里,“李老头轻信‘中奖短信’,差点赔光养老钱!”的案例警醒人心;志愿者们自编自演的方言反诈短剧,“陌生链接是陷阱,点开钱包就清零!”演得生动有趣,大爷大妈们看得津津有味;更实用的是一套顺口溜:“货品安全不离手,陌生链接莫乱点,个人信息捂紧喽!”这些口诀成了268位老年店主的“护身法宝”。

从“望机兴叹”到“玩转指尖”,从“糊涂账本”到“数据门儿清”,从“怕被骗”到“会防范”,砀山的银龄掌柜们,在地方烟草公司的弯腰指导、穿街走巷中,稳稳握住了时代的船桨,驶向更开阔、更自信的数字未来。一颗颗承载着智慧与温情的“数字蒲公英”,正点亮更多皖北小店的屏幕,也点亮了银龄生活的无限可能。(图片由张高见、薛媛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