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一冶中原高铁港数字展贸城项目完成31万平方米金属屋面工程施工,中原会展新地标披上金属“盛装”。
中原高铁港数字展贸城项目总建筑面积52.74万平方米,由13个标准展厅、3个多功能厅、2个登录厅、中轴会展廊及其他配套建筑组成,建成后将成为集展览展示、会议酒店、休闲商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新国际智慧型会展城,成为中原会展新地标。
璀璨设计 硬核科技
屋面系统是项目会展建筑的“防护屏障”,主要涵盖16个会展展厅及3个登陆厅的金属屋面,总面积达31万平方米。项目将嵩山、黄河文化元素融入屋面系统设计。当阳光洒落,164榀弧形屋面金属流明,光泽夺目,如银色山脉连绵,也如白色波涛翻滚。当夜幕落下,项目主登录厅、展厅金属屋面照明系统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呈现出多样化的光影效果,绚烂变幻的灯光闪耀夜空,仿若镶嵌宝石的璀璨丝带,构成旖旎的夜景天际线。
项目金属屋面系统综合多种黑科技,功能十分硬核。屋面系统将铝镁锰屋面系统、不锈钢天沟系统、灯光系统,檐口系统、天窗系统及融雪系统等集成于一身,通过融合设计使屋面同步具备遮雨遮阳、融雪排水、防风保温、排烟通风、采光照明及夜间造景效果等功能,实现了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完美结合。
科学排布 高效建造
“大体量、高交叉、严要求、短工期。”项目经理郭群点出施工难点。“从施工思路、分区、工序,步步精确,招招到位,建造才能顺畅高效。”项目团队通过BIM技术对屋面工程全流程进行整体建模和工序演示。按照工程量统筹划分三个工区,精确划分交通道路、加工堆料区、垂直上料区、机械作业区等功能区域,三个工区同步作业,高效协作,实现了屋面工程顺畅推进。
针对高空作业多,垂直运输难,项目团队采用了“屋面前置安装-结构同步提升”的施工方法:在主体钢结构地面拼装阶段便安装施工屋面檩条、龙骨等基础结构,提前开始屋面安装工作,有效减少屋面安装高空作业量,缩短施工工期。
匠心独运 精益求精
金属屋面含檩条系统、铝镁锰板屋面系统、外装饰铝板系统、天沟系统、排烟窗系统等12层屋面构造,厚度达70厘米,屋面板安装精度要求高。项目团队采用“BIM+3D”扫描技术,为项目金属屋面系统8万余根檩条和10.61万块屋面板量身构建三维模型,实现精准预加工和精确安装定位,项目团队采用装配式安装工艺,利用地面预拼装+屋面整体组装的施工方法,有效提升安装效率及精度。
为确保屋面“天衣无缝”,提升屋面底板室内观感,项目展厅屋面采用底板倒装工艺,底板需自下而上锚固至屋面檩条,实际作业中,工人需以平卧姿势进入檩条和钢结构之间,施工空间狭小、安装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大。项目团队通过同时搭设可拆卸式高空钢结构作业平台,配置防坠落系统、荷载监测装置等安全防护设施,克服有限空间施工难点,增强了屋面底板安装效率及质量。针对檐口区域屋面板端部固定点缺失,抗风性能不足、结构强度薄弱的技术难点,项目团队创新性地利用高空压板机,将屋面板改造为扇形板,克服固定点不足、垂直运输易损伤难点,显著提升了檐口结构整体抗风性能,实现了精益建造。
(图片由张正阳 朱俊杭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