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多措并举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来源:中国日报    2025-08-18 13:10
来源: 中国日报
2025-08-18 13: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企业需要什么,政府就提供什么;群众期盼什么,社区就“输出”什么。今年以来,苏州通过政校合作培育高技能人才、开展失能老人健康上门诊疗、创新社区文明实践等系列举措,精准对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高技能人才培育与企业服务双管齐下。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创新政校合作模式,联合苏州技师学院开设枫桥街道技能专班,为辖区企业定向输送专业人才,同步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累计培养高技能人才超3000名。

针对辖区企业职工、流动人口聚集特点枫桥街道构建分布式集宿区管理体系,整合17个集宿区资源,统筹公安、司法等力量提供组团式服务,切实提升职工归属感。

枫桥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还推出“午休不打烊”服务,成为企业职工办事新选择。徐先生利用午休时间顺利办理身份证业务,体验“丝滑”服务。该举措实施5个月来,已服务800余人次,涵盖社保、医保、户籍等高频事项。

健康服务精准触达特殊群体。苏州浒墅关启动失能老人健康服务专项行动,组织家庭医生团队为65岁及以上居家失能老人提供“三个一”免费服务:即一次全面健康管理:包含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中医体质辨识及个性化保健指导。一套(两次)上门健康服务:涵盖健康风险评估、康复护理技能指导、营养改善建议、心理支持及科学就诊转诊指导。一条随时响应热线: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定期联系老人或监护人,动态了解需求、推送健康资讯、解答疑问。

在兴贤社区,医生携带便携设备入户为汤奶奶等老人进行系统检查,现场教授护理技巧,获家属高度评价。此项惠民工程既破解失能老人就医难题,也推动基层医疗服务均等化。

文明实践融入民生工程。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每食美刻”社区食堂项目创新文明实践载体,通过“百姓舞台”“光盘积分兑换”“爱心服务点”等特色设计,实现文明倡导与便民服务双促进。项目开展以来,已有50余位居民通过光盘行动兑换生活用品,形成节约风尚与社区互助良性循环。

“没想到吃饭光盘还能积分换礼品。”居民朱老伯举着积分卡笑得合不拢嘴。在“‘食’光银行”兑换区,洗衣液、抱毯、肥皂等生活用品整齐陈列,志愿者姚阿姨说:“参加几次表演就能兑换奖品,既展示了才艺还能服务邻里,我很荣幸,以后要多多参与。”

数字赋能新业态发展。相城区“AI所爱 ‘相’未来”主理人领跑项目聚焦AI技术应用,组织网络主播、创业者开展专题研讨,在思维碰撞中探寻合作契机。

活动切中当前网络主播、主理人、创业者最迫切的“获客”需求,特邀资深专家分享AI全域营销新思维、新媒体获客实战策略等,并结合鲜活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学员们就自身在获客、流量转化、AI工具应用等方面遇到的困惑积极提问,专家均给予专业、细致的解答,为学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

据悉,该区将持续打造“红色能量圈层”,推动数字经济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苏州通过政企联动、精准服务、数字赋能等系列创新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与民生服务,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完)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