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调解室”高效化解一起借贷纠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15 16:3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15 16:3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平舆县人民法院万冢法庭通过线上调解方式,成功化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让双方当事人足不出户便解决了争议,以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减轻了群众诉累,获得当事人好评。

2024年11月,被告张某向原告王某借款15万元,双方原本口头约定3个月还款,却在借条上写成2025年10月1日前还清。后经原、被告双方另行达成新合意,约定在2025年7月1日前结清欠款。但到期后,张某未能履约,王某多次催要无果后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刘晓第一时间审阅卷宗,了解到原告急需资金周转,而被告对欠款事实无异议,仅因工作繁忙无法到庭,且希望能协商还款安排。考虑到此案案情清晰、双方有调解基础,为减轻双方当事人诉累,刘晓决定采用线上调解方式化解纠纷。

调解过程中,刘晓先通过电话与双方当事人沟通,耐心倾听诉求,细致讲解民间借贷相关法律规定,分析缺席庭审的后果,并引导双方从情理角度换位思考,缓和对立情绪。鉴于被告无法到庭的实际情况,刘晓提议建立临时微信群进行线上调解,得到双方同意。

在“线上调解室”中,刘晓对双方当事人提出的疑问即时解答,经过一番沟通,双方当事人对还款金额、期限及方式达成一致意见。张某当即通过手机转账履行5万元,次日将剩余10万元全部还清。

“太感谢您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收到款项后,王某向刘晓发来感谢的信息。此次纠纷的高效化解,是平舆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通过灵活运用线上调解方式,打破时空限制,让当事人在“指尖”上就能解决问题,既彰显了司法温度,也提升了纠纷化解效率。

近年来,平舆法院持续探索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路径,将调解工作贯穿诉讼全过程,以实际行动落实“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用优质司法服务回应群众的需求与期待。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