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深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1 16:4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01 16: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探索教育人才科技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近年来山东滨州探索出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引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走出了一条“人才引育、组织推进、制度改革、校企协同、服务区域”新路径,逐步建立起有地方特色的科研创新团队,职业人才培养后劲十足,校企合作让企业受益无穷。

思想引领是关键,在滨州职业学院,学校通过推进,持续深化团队成员的思想政治引领,不断夯实团队成员的思想政治基础,确保科研方向与国家战略需求同频共振。“老师一对一带学生,对同学们的能力提升既有针对性,又有专业性。”滨州职业学院的同学们这样评价学校推出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科研处负责人也介绍了更多的科技人才一体化培养方案,包括突出抓好师资人才“老带新”机制,让优秀师资通过一系列结对措施,主动引领和帮助青年人才成长,全面提升职业技能水平,促进科研传承与创新协同发展,助推科研水平整体提升。

教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定期举办“科技大讲堂”“博士沙龙”等学术活动,为团队成员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推动人才成长与团队建设良性互动。依托18支职业院校科研团队、1支省级科研创新团队,滨州聚焦现代农业、高端装备、绿色化工、医养健康、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通过“项目+团队+平台”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团队建设从“单兵作战”向“协同攻坚”转型。部分职业院校主动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引导科研人才主动投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响应国家“汇聚优势科研力量”的号召,让科研方向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实现党建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双向赋能。

此外,山东滨州在政府层面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职业学院探索校企协同创新模式。产学研协同发展,紧密围绕滨州市高端铝业、绿色化工、医养健康、新能源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布局,以校企合作为抓手,推动校企成果共享、发展共进。滨州职业学院改革创新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制度,鼓励团队围绕企业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其中BIM技术应用与服务科研创新团队联合山东恒通、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开发智能建造系统;船舶信息控制与海上调查科研创新团队研发的船用喷油器试验台帮助企业突破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图片由刘凯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