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位全球顶尖创新者齐聚深圳,发布了哪些重大挑战问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1 16:4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8-01 16: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5 X-Fusion“全球创新者聚变大会”现场

“如何走进无限可能的微小世界?”、“人体蛋白质组如何成为破解未来健康谜题的‘生命罗盘’?”、“如何用全开源EDA工具设计未来开源计算机?”、“如何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社会创新力?”……

7月29日,为期近一周的深圳零一学院2025 X-Fusion“全球创新者聚变大会”在深圳开幕。来自顶尖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及头部科技企业的30余位院士、专家,现场发布了十五个X-Challenge重大挑战问题。

作为深圳零一学院每年暑期组织的特色人才选拔活动,“全球创新者聚变大会”主要面向有创新天赋的高年级本科生,以交叉性、前沿性、挑战性、开放性问题为驱动,旨在激发学生探索热情,拓展认知边界。

今年的挑战性问题深度聚焦“未来智造”“生命未来”“智能社会”等前沿领域面向未来的重大挑战问题,为未来顶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构建以问向上的“天梯".。

“智造”+ AI

探索产业未来新动向

在问题发布环节,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首先提出了《“零摩擦”的“无限”想象》,关注如何利用自超滑技术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自超滑是一种固体接触界面在无需润滑剂或其他添加物的情况下,实现动摩擦系数近乎为零、静摩擦和磨损均为零的状态,主要应用于微机电系统、人形机器人、6G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可显著降低功耗并延长设备寿命。

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发布问题

郑泉水院士表示,目前自超滑技术已实现了重大突破,但依然有相当多的问题有待探索。“有10年以上的,也就是大规模生产,这个阶段会产生很多新的分支;也有5到10年的问题、2到3年的问题,年轻的老师、学生、研究者、商业机构都可以参与到这个平台。”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教授、深思实验室主任杨军发布问题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为“新增长引擎”。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如何破解城市飞行安全密码?为什么城市上空的低空飞行具有重大挑战?”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教授、深思实验室主任杨军指出,未来城市低空飞行器,如物流无人机、飞行汽车等,主要活动区域为非均匀、非定常流场的对流层,流场较为复杂,有很多未知问题亟须解决。

在他看来,目前全球低空适航标准尚未建立,只有建立统一的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才能实现高安全低空飞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这对年轻学子是一个重大的机会,对国家发展航空经济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在问题发布者中,除了院士学者外,还有多位来自国内头部科技企业的技术专家,其抛出的问题与产业应用息息相关。作为深圳新一代智能硬件领域的新星,韶音科技在全球骨传导耳机市场占比达70%,对行业发展新方向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在我们的蓝图里,耳机充电盒是一个更懂场景的AI伙伴,比如协助商务人士做好会议记录、翻译等。”韶音科技高级产品专家汪涛指出,耳机充电盒90%的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空间利用率也仅为37%,如何让耳机充电盒从‘充电中转站’变成‘智能中枢’,需要跨越三个技术鸿沟,即平衡算力和功耗、隐私和效能以及实现无唤醒的自然交互方式。

他进一步解释,这一课题看似是升级耳机充电盒,实际是在探索下一代便携式计算与人机交互的新方式,重塑人机共生关系,“借助耳机延伸人类感官,帮助人类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

聚焦生命科学

破解人类健康密码

人工智能,不仅在宏观层面重塑了未来产业格局,更助力科学家深入研究细胞、基因等微观世界,重塑生命科学的边界,破解人类健康密码。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校长陈晔光介绍,目前全国每年大约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有30万名,而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有1万例左右,供需比约为1:30,中国面临严重的器官短缺。“如何利用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来培养肾、肺、肝等各种类器官,真正修复损坏的器官,解决器官短缺的问题?”

今年创新者大会发布的重大挑战问题,还包括陈晓东院士团队“探索消化吸收的奇妙世界”、汤敏参事团队“运用AI技术‘一小帮一老’”、RIOS实验室“探索用全开源EDA工具设计未来开源计算机”、华为先进制造挑战问题“如何实现非结构化环境下机器人系统的通用自主操作能力”、华为终端OpenHarmony图形图像挑战问题等。

自2021年成立以来,深圳零一学院持续探索实施“X型学生 - X型问题 - X型导师”三位一体的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体系。透过今年大会发布的问题,让“X型问题”有了一个个具象化的表达,正如发布“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杜梦然博士所说,“海洋不是一个专业,而是集中了多个专业、多种尖端技术的一个应用领域,希望大家带着不同的专业学科背景一起去探索。”(图片由权玉婷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