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铁二局陇海线增设明洞项目施工现场先后完成了明洞上部结构Ⅱ、Ⅰ级封锁施工——K827段成功完成了3榀波纹板吊装,K826段顺利完成了4榀波纹板吊装,为陇海铁路的安全升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明洞工程全长75米,采用桩基础+承台梁+侧墙+纵梁+直墙拱形衬砌现浇结构,拱部施工首次应用永久钢波纹板内模,对精度与安全性要求极高。此次整环吊装钢构最大重量约13吨,K826单榀长度20.06米、K827单榀长度26.25米,宽3.05米,吊距最长达74米。面对K826洞口高陡堑坡紧邻既有隧道、视野受限,以及K827洞口黄土质仰坡高达45米且汛期滑塌风险大等难题,项目团队以“科技+管理”双引擎突破瓶颈。项目部创新采用“双机联动”技术:K826洞口使用900T汽车吊和600T履带吊同步作业,为繁忙的陇海铁路减少封锁点时间,通过激光仪、全站仪等实时监测钢构姿态,误差控制在±3毫米内;K827洞口则使用200T汽车吊,避开上方高压线及既有铁路设施。针对隧道口无防护、冲沟掏蚀严重的险情,项目共完成38根人工挖孔桩,承台梁121.6米,侧墙121.6米,纵梁75米,为山体筑起坚实的“钢筋铠甲”。
此前,面对高温天气与铁路施工的双重挑战,项目团队多次开展波纹板吊装的全流程演练。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试验和调整,包括吊装机械的调试校准、人员操作的协调配合、应急预案的模拟演练以及安全防控的细节优化。在各方井然有序的配合下,资源调配的难题得以解决,成功将安全隐患消弭于未然。同时,针对河南持续高温的天气,项目部为工人们提供了防暑物品和药品,并设立了休息室,全力保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此次波纹板吊装任务的成功,标志着陇海线增设明洞项目主体结构施工迈入关键阶段。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不仅是中铁二局在极端环境下施工能力的又一次印证,更是其作为“中国铁路建设第一股”技术实力与精神传承的生动写照。未来,项目团队将继续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剩余工程,为陇海线铁路运营安全升级注入强劲动力,以钢铁脊梁守护中原大地的运输命脉,为国家的交通事业贡献力量。(图片由杨芮、王子超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