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核对保精准 中水物资北京公司深耕结算服务提质增效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8 16:0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28 16: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税收分类编码是增值税发票开具的“身份证”,编码匹配误差可能导致退票、延误结算,直接影响供应链效率。为破解这一痛点,中水物资北京公司启动“三方比对”机制 ——将供应商开票时使用的商品税收分类编码、公司在架商品备案的编码,以及结算员开票审核确认的编码纳入统一校验体系,通过逐项比对锁定差异项。

“我们建立了‘筛查—纠偏—整改’的闭环管理模式。”7月,中水物资北京公司结算业务团队根据历史结算数据对电子超市在架商品信息进行穿透式核查,对发现的编码不匹配问题,第一时间区分责任主体;属于供应商开票错误的,对应编制整改清单并通知辅导其规范编码使用,立即开展校准及修订工作;涉及内部系统备案或审核疏漏的,立即联动业务部门更新数据。

这场“编码攻坚战”的背后,是中水物资北京公司结算业务对“细节决定成败”的深刻践行。为确保核对无死角,结算团队自主设计编码比对台账,细化“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编码适配”等校验维度,利用 Excel 函数公式搭建自动化筛查模型。在开票前前置人工审核,结合编码模型数据库事前匹对控制,相当于给结算流程上了‘双保险’。精准的编码管理不仅为结算提速,更成为优化供应链合作的“润滑剂”。多家供应商反馈,规范的编码要求帮助其完善内部开票管理,降低了因票据问题导致的资金占用成本。这种“双向赋能”的成效,正是中水物资北京公司以专业服务反哺业务生态的生动体现。

目前,中水物资北京公司结算业务已将三方比对机制纳入常态化管理,从本次税收分类编码的精细核对,到全流程管理的持续升级,中水物资北京公司结算业务正以“绣花功夫”打磨结算服务,用专业与严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财务基石。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