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烟协奏唱丰年,生态富民展新卷

来源:鲁网    2025-07-24 16:16
来源: 鲁网
2025-07-24 16: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鄂西苍翠的群山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沃野正演绎着一曲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藏粮于技”为笔,以“生态优先”为墨,绘就了粮烟共舞、多产联动的锦绣画卷,为新时代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澎湃动能,谱写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交相辉映的振兴诗篇。

智慧耕作:立体农业激活土地潜能

(覃师傅收获蚕豆)

长阳资丘镇的田间,一场“豆科+烟叶”的绿色革命悄然兴起。技术团队以“固氮增肥”为小切口,“产业融合”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豆科的营养能力,通过“烟豆套种”模式,不仅使土壤氮含量跃升,更让烟农覃师傅的收入再创新高:“烟叶品质再提档,豆子增收两不误,每亩多赚800元!”

这不仅是田垄上的创新,更是现代农业的智慧宣言。长阳烟草打造的“线上课堂”与“田间实验室”双轨并行,以科技创新为第一生产力,形成从选种育苗到复合栽培的服务网络。如今,千亩示范田里,“烟豆套种”已成山区粮烟融合的典范。

设施革命:时空再造催生产业裂变

(西瓜的管理与收获)

闲置的烟叶育苗棚,在长阳人的巧思中变身“四季聚宝盆”。利用大棚闲置期种植西瓜,传统育苗设施实现从“半年闲”到“全年旺”的华美蜕变。吊蔓栽种合理密植,悬挂黄板生态防虫,铺设滴灌水肥一体,现代化的种植模式让西瓜丰收照进现实,烟农田师傅喜上眉梢:“棚里种瓜,资源活了,腰包鼓了!”

这场设施革命背后,是“资源-技术-市场”的闭环设计。技术人员以“错季种植”破题,提高育苗棚利用率,创造出“一棚多用、四季生金”的产业奇观,将现代农业的创新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生态密码:绿色经济书写多赢篇章

(套种万寿菊的烟田)

万寿菊不仅是农作物的“天然卫士”,更是生态经济的“金色钥匙”。长阳烟草大力推广“万寿菊+烟叶”套种模式,充分发挥其生态防控能力,减少生产中的药物使用,降低烟叶农残。而绽放的菊海,化作靓丽的风景线,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旅游观光。金与绿的交汇,创造出不菲的经济收益,高山避暑旅游、特色民宿、农家乐悄然兴起,逐渐推动“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

这种“以花护烟、以烟促旅”的循环模式,正在重构乡村经济版图。当万寿菊化作绿肥归田时,土壤肥力再攀新高;当游客流连花海时,土家腊肉、高山茶叶随之走俏。绿色发展的长阳实践,生动诠释了“生态投入”与“经济产出”的辩证法则。

从智慧耕作到设施革命,从生态种植到农旅融合,长阳烟草将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里,奏响粮烟协同的新乐章!坚持以科技为笔、生态为墨,在乡村振兴的广袤原野上,描绘出“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陈劲帆、苏从章)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