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心脏到潮流磁场:工行河北省分行金融驱动省会“织音1953”蝶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3 16:3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23 16: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编者按: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将“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目标是“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河北省会石家庄作为入列全国首批国家级城市更新行动城市,京津冀地区首个、全国第17个国家级都市圈(石家庄都市圈)核心城市,正在加力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生活向美,城市发展的美丽“蝶变”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工行河北省分行高度重视金融赋能城市发展,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持续注入金融动能,在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践行大行担当。本文将透过省会城市更新重点项目“织音1953”这个“小切口”,深入挖掘金融服务城市更新、赓续历史文脉、支持提振消费、赋能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

一座棉纺厂,半部石门史。20世纪50年代,坐落在石家庄和平路沿线的棉纺织厂机器轰鸣,曾是“华北最大纺织工业基地”。随着石家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棉纺厂的织机早已落下最后一轴坯布,斑驳的老厂房流转着62载光影,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让一座城市的历史遗产在保护传承中焕新,是提升城市魅力的关键一招。近年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谋划实施了“6+2+2”城市更新行动,其中对棉一、棉二等老旧工业厂区更新改造,曾经的纺织工业“心脏”以“织音1953”文化艺术园区的新身份,重新融入石家庄城市发展脉络,成为了集文化传承、艺术体验、潮流消费于一体的城市文旅新地标。工业遗存“蝶变”文旅新地,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工行河北省分行充分发挥金融专业优势,依托当地分支机构,综合运用存款、贷款、结算管理等金融工具,以高质量金融供给全力保障织音1953园区建设运营,为这座“最具幸福感”城市写下生动注脚。

联产车间是织音1953项目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栋建筑,目前已是多家首店入驻激发潮流消费的“新磁场”。张震供图。

厚植文脉赓续 金融赋能老厂区焕新颜

走进织音1953园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开放和融合——绿茵广场上滑板飞驰,纺织展览馆前游客驻足;四周没有围墙,像一座主题公园,四方游客不经意间汇聚于此。棉一办公楼、大礼堂、棉库、联产车间等历史建筑修旧如旧,红砖墙、锯齿形屋顶、钢架结构清晰可见。据了解,“棉一棉二旧址改造提升项目——织音1953园区”占地面积202亩,秉承“修旧如旧+依旧焕新”理念,以“纺织文化+音乐艺术”双主线,在18处老建筑修复基础上,构建“博物馆+市集+艺术展”的文旅融合新载体,是河北省首家非标商业文化艺术园区。

“织音1953这个名字深具匠心,‘织’致敬石家庄第一棉纺织厂及华北纺织工业基地;‘音’呼应石家庄‘元曲故里’历史底蕴,紧扣摇滚音乐的现代脉搏;‘1953’则铭记‘一五’计划开局之年与棉纺厂诞生之始,标志着石家庄工业发展的起点。”项目负责人介绍道。为完美复原历史质感,项目团队专程赴山西、山东寻找相匹配的旧砖,工匠师傅用“绣花功夫”铺贴每一块砖瓦。历史原貌的呈现,凝聚着专业严谨的匠心,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资金投入,这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有力灌溉。

“织音1953项目初期建设投入6.5亿元,它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对施工质量、工艺、材料的要求极高,资金保障是项目成功的关键。”相关负责人指着满桌的设计图纸说道。

为保障历史建筑‘活’起来、焕新生,工行石家庄分行第一时间成立织音1953项目专班,深度参与一期规划建设,从遗址拆建评估到融资方案设计,全程提供专业金融服务,为织音1953项目发放文旅产业提升改造项目贷款2.5亿元,贷款金额占项目总投资近四成。

这笔贷款既是河北工行首笔文旅产业提升改造项目贷款,也是助力盘活工业遗存、支持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一次全新实践。

“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金融为人民。从旧厂废墟到文旅新地标,能以从事金融工作助力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生、支持城市向美而行,我们深感自豪。”工行织音1953项目专班工作人员如是说。

位于织音1953园区的石家庄纺织展览馆,见证了石家庄作为“新中国纺织工业摇篮”的辉煌与沧桑 曹东昀供图

沉浸艺术体验 数字金融助推首发经济增效能

近期,青年文化艺术周、世界看河北国际海报展、原创品牌走秀、中古集市等文化艺术活动相继在织音1953园区启幕,汇聚了商业、潮流、文化、美食等多重元素对话碰撞,为市民增添了全新的体验。

织音1953自开放以来,以首发经济为核心竞争力,吸引130余家全国和区域性首店、旗舰店入驻。其中包括全国首店2家,华北首店1家,华北旗舰店1家,河北首店8家,改造区域综合出租率高达95.9%。“园区汇聚了大型综合体及众多潮玩、文创等特色小微商户,亟需一个高效的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支撑。”项目负责人说道。

为提升园区运营管理效能,工商银行深化科技与业务“煲汤式”融合,以新技术推进管理模式创新。工行石家庄分行与石家庄旅投集团规划建设“数字化综合管理线上平台”,整合商业信息管理、会员储值、物业管理、智能收银分账等功能,嵌入金融服务模块,为平台商户提供普惠贷款、个人理财、账户结算等一站式服务,着力构建“文旅+金融+科技”融合生态,助力园区提升经营管理效能。

数字金融不仅将融入园区运营管理,还便捷了入驻园区的小微商户。

“凭店铺流水就能在线申请普惠贷款,这下进货资金有着落了!”在园区“九工拾集”全国首店旁,文创店主王先生正通过工行手机银行办理“经营快贷”提款。这正是工银数字普惠精准支持园区小微商户的生动写照。

在织音1953园区青年文化艺术周上,工行石家庄分行主题展位成为游客打卡热点。蓝色小屋下,该行搭建了普惠金融服务站,进驻式服务将普惠产品送上门。

“近期我们新店铺刚开业,红酒的进口、储存等资金需求比较大,工行的经营快贷就像及时雨,帮助我度过了经营前期的难关。”在园区经营红酒生意的张先生同样对工行“进驻式”服务表示欢迎。

从文创潮玩到音乐餐吧,从珍品红酒到河北特产,织音1953园区聚集了百余家特色商户。每一笔普惠贷款都在点亮一个创业梦想,金融活水滋养着城市千行百业。

市民游客在织音1953ReRe棉库参观世界看河北国际海报展 曹东昀供图

织音1953青年文化艺术周期间,非遗文创集市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观打卡 曹东昀供图

工行石家庄分行在织音1953园区搭建普惠金融服务站,为园区商户和游客提供便捷金融服务 曹东昀供图

工行石家庄分行工作人员“进驻式”服务织音1953园区小微商户,为其提供“经营快贷”“e支付收款码”等普惠金融产品及收单服务 曹东昀供图

聚力消费提振 金融动能激发潮流消费夜经济

夜晚的织音1953别具魅力。

“ROCK HOME TOWN”巨型字母在联产车间顶部点亮,激情摇滚点燃夜空。

斑驳的工业桁架下,3500平米室内游乐场,小孩子、大朋友们尽情享受波浪滑梯、攀岩、心跳格子等30多项游玩项目。

美食市集的老师傅吆喝着“薄如纸的纸皮烧麦出锅喽!”,122种特色美食香气四溢,等待品尝的队伍排成长龙。

……

“从工行领的消费券真划算,一碗石家庄特色牛肉板面加烤肠才花了不到8元!”游客使用工行消费立减金扫码支付后说道。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数月来,工行石家庄分行积极拓展消费金融场景,在园区特色餐饮、文创小店、人流枢纽等文旅消费核心区域,优化支付环境和体验,大力推广“工银爱购”“冀享”等消费满减活动。游客通过登录“工银e生活PLUS”微信小程序或和工行手机银行,领取不同金额的消费立减金,园区现场消费可当即体验直抵优惠。

此外,工行石家庄分行围绕夜经济消费需求,主动匹配金融服务,提供个人信用贷款、融e借等消费类贷款产品,轻松满足逛文创、品美食、享潮玩等多元化消费升级需求,丰富的消费金融产品激发了消费市场活力,提升了游客消费体验,持续擦亮“石家庄·夜We Young”品牌。截至目前,工行河北省分行向石家庄地区累计发放消费券超460万元,带动区域消费增长超2300万元。

织音1953园区“ROCK HOME TOWN”摇滚音乐演出燃爆夏日夜经济 曹东昀供图

全国首店九工拾集美食街区内,超百种特色美食吸引市民游客前来品尝 曹东昀供图

“织音1953”仅是工商银行支持河北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

从支持充满工业回忆的石家庄石美集城市微度假中心建设,到全方位助力保定城市更新提速、群众幸福“加码”,再到深度服务廊坊临空经济区高标准建设面向未来的品质之城,金融为民的理念浸润着河北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脉络。

2021年以来,工行河北省分行已累计投放城市更新贷款985亿元,有力支持了石家庄、保定、廊坊、沧州、唐山等一大批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城市更新贷款累计投放量连续四年(2021-2024)保持市场首位。

未来,工行河北省分行将紧跟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领军姿态加力支持城市更新、生活向美,以高质量金融供给助力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工行智慧与力量。(王冠翔 曹东昀)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