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杭州的百世供应链云仓内,来自烟台职业学院的学生们正手握智能化数据采集设备,挑战每日500-600单仓内分拣任务,深度参与货物查验、二次分拣、系统录入等供应链仓储作业全流程。这一场景正是百世与烟台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合作推出的“金种子”人才培养计划的日常一幕,也是百世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
2025年5月,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明确将加强数智供应链人才培育列为主要任务之一,提出增强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数智供应链人才供给,打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断层,为供应链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核心人才支撑。
这一政策导向,直指物流行业的人才短板 ——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到 2025 年,物流相关岗位缺口将达 43.7 万人,高素质物流人才的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物流行业数智化升级的关键瓶颈。在此背景下,百世构建起覆盖国内深耕与国际拓展的产教融合体系,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定制化课程开发、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等多元举措,为物流人才培育注入可持续发展动能,有效破解人才困局。
国内深耕:构建 “产学研用” 一体化人才培育生态
作为物流行业产教融合的先行者,百世深知高素质人才的培育需扎根产业土壤。目前,百世已与全国 200 多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通过合作办学、岗位实习、优秀毕业生输送等多种模式,打造从人才培养到岗位适配的全链条体系。
在协同育人层面,百世突破传统 “校企合作” 的浅层模式,构建了 “课程共建 — 实践共育 — 岗位共融” 的闭环。其中,百世与国内多家院校联合开发高质量课程,将企业在智慧仓储、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实践经验融入教学内容,与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合作成果更获评2023年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为行业课程建设树立标杆。
为解决 “课堂知识与岗位需求脱节” 的痛点,百世进一步将合作延伸至产业学院与生产性实训中心建设。2020年,百世与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共建首家“百世物流科技产业学院”,此后陆续联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计划在全国打造 10 个类型的生产性实训中心。这些实训中心以 “校中厂” 模式运营,引入百世真实的商业项目,让学生在实训中使用设备与系统与企业日常运营系统一致,实现 “学习即工作” 的无缝衔接。此外,百世通过院校合作定向吸纳优质毕业生,并依托吉利、欧莱雅等头部企业商业项目,开辟学生就业通道,实现人才供需精准对接。
国际拓展:打造全球化人才培育网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中国企业出海步伐不断加快,在东南亚、北美等地区的投资与业务拓展持续升温。然而,企业海外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其中物流人才的短缺尤为突出,既需要熟悉本土业务流程的实操型人才,更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 “职教出海” 号召,旨在通过职业教育资源的国际输出,为出海企业培育适配的专业人才。在这一浪潮下,百世的产教融合实践同步走向国际,为物流人才注入 “国际化基因”。依托在东南亚、北美地区的业务网络,百世通过牵头成立产教融合共同体、落地海外实训基地等构建起覆盖国内外的人才培育生态。
在平台搭建上,百世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机构指导下,牵头成立 “全国智慧物流与供应链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国 - 东盟边境物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等多个重要平台。这些共同体汇聚了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资源,成为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的 “桥梁”, 促进国内外物流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在海外落地层面,自 2023 年起,百世已联合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校,在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 7 个国家建立海外物流人才培训基地。这些基地既为中国学生提供海外实习机会,助力其了解东南亚物流网络布局,也为当地留学生提供中资企业岗位实训,成为中国品牌 “走出去” 的 “人才储备库”。 其中,百世作为技术支持方深度参与的乌兹别克斯坦鲁班工坊项目,是鲁班工坊中唯一的物流类项目,通过提供基于真实岗位的实训课程、协助打造国际化双语教材等,为当地培养了适配现代企业需求的物流人才。
从国内的 “金种子” 计划到海外实训基地,百世的产教融合实践始终紧扣 “数智供应链” 的发展需求,既培养适配业务需求、掌握前沿技术与实操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也为行业发展储备兼具创新研发能力与国际化战略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在深耕产教融合沃土的同时,百世不断拓宽职教出海版图,为物流行业的数智化升级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图片来源:百世集团)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