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讲述丝路故事 青葫芦立体书亮相钓鱼台,获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深度品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2 17:1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22 17: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月10日至11日,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图书文创展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来自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中外嘉宾搭建起一座绚丽的文化交流之桥,充分展现中华文化风采。在这场国际盛会上,中国儿童图书销量第一品牌——青葫芦,以其匠心打造的8米长《丝绸之路》全景立体书和智能点读笔惊艳亮相,不仅成为展览现场的文化焦点,更在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纳瓦尔·穆塔瓦克等世界级嘉宾见证下,完成了中国儿童图书从国家级平台向世界舞台的精彩跃升。

钓鱼台文化焦点:联合国官方六语种点读笔“声”动丝路

现场各国嘉宾现场了解青葫芦《丝绸之路》立体书、体验智能点读笔

在展览精心规划的“1+6”格局核心区,青葫芦8米长的《丝绸之路》立体书以其令人惊叹的纸艺造境能力,将千年丝路文明浓缩于方寸之间,把这条横贯东西的千年文明动脉“立”于眼前。不再是平面的文字与图画,从长安城的繁华市集到敦煌石窟的飞天壁画,从西域大漠的驼队剪影到地中海畔的贸易港口,书页开合间,历史风云扑面而来。其突破性的360度全景设计和精密纸艺工程让厚重的丝路历史转化为可触摸、可沉浸的立体画卷,超越了传统图书的边界,成为可触摸、可探索的“微型文明博物馆”,是展览当之无愧的吸睛焦点。

青葫芦立体书本身具备可扩展的点读内容与直观的视觉语言,有效克服了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成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丝路精神的文化媒介。青葫芦智能点读笔作为立体书的“智慧伴侣”,则为这场文化体验注入了多维度的生命力。嘉宾们只需轻轻点触,书中静态的场景立刻“活”了起来——联合国官方6语种解说娓娓道来。这种“视、听、触”三维一体的交互方式,彻底打破了语言和文化的藩篱,让不同国家的嘉宾都能无障碍地深度理解丝路精神的内核,成为现场最受欢迎的互动体验之一。

青葫芦“文化外交”使命升级,彰显新高度

向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纳瓦尔·穆塔瓦克,介绍青葫芦《丝绸之路》立体书

钓鱼台国宾馆作为中国重大外交活动的核心场所,青葫芦与众多国家级出版社同台,跻身国家文化外宣矩阵,既是对产品文化价值与品牌实力的认可,也标志着青葫芦与文化外交脉搏的同频共振。

继第四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后,青葫芦再次亮相更高层级的全球文明对话会议,品牌旗下《丝绸之路》立体书作为“一带一路”主题文创精品,既是国家文化形象的担当,也代表了中国当代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水准,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象化呈现。

品牌影响力的跃升,离不开重量级国际人士的认可。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纳瓦尔·穆塔瓦克在参观展览时,对青葫芦的《丝绸之路》立体书表现出浓厚兴趣。她仔细翻阅,对书中展现的历史细节和精妙工艺表示赞赏,并亲自体验了点读功能带来的深度内容。穆塔瓦克表示:“这种创新形式让文化和历史变得易于理解和亲近,它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与奥林匹克精神中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的理念不谋而合。”这一来自国际体育文化领域顶级领袖的现场见证与高度评价,无疑为青葫芦品牌高度提供了具有全球公信力的背书,青葫芦品牌在“文化外交”领域的角色再次强化和升级。

在钓鱼台庄严的厅堂,当立体书在各国嘉宾手中翻阅,当点读笔的声音跨越语言障碍,青葫芦已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品牌,更是中国文化产业以自信姿态参与全球文明对话、贡献东方智慧的生动实践。

青葫芦,正以立体书为“桥”,以点读笔为“声”,向世界宣告:中国创新设计的力量,正以独特而充满魅力的方式,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新生,架设起一座座文明互鉴的桥梁,从钓鱼台,延伸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