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气象预警、便捷出行的背后 是他们在高温下坚守

精准气象预警、便捷出行的背后 是他们在高温下坚守

来源:央视新闻 2025-07-20 08:5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连日来多地持续高温,气象工作者与建设者们坚守岗位,在酷暑中默默付出,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40℃高温下

气象人坚守“炙热战场”

连日来,重庆持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气温突破40℃。精准及时的预警,离不开海量可靠的气象观测数据。7月18日上午,重庆开州区城郊山顶的一处气象监测站数据出现中断,设备维护员们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检修。

传感器在气象站风塔的顶端,四周毫无遮挡,阳光直射下,这座10余米高的铁塔表面温度超过60℃。维护员徒手攀爬检修,塔架热浪扑面,作业结束后全身湿透、体力透支。

气象设备维护员 张天成:感觉还是汗流浃背,有一种快要中暑力竭的表现。

在重庆开州区,有110座气象监测站,所有站点的维修和巡护全落在这支团队肩上。然而,气象工作者的高温“战场”远不止预警发布和人工干预。他们还深入田间地头,监测土壤墒情、调查农作物旱情,指导农民科学灌溉。预报员24小时值守,紧盯卫星云图与雷达数据,守护百姓安全。

高温下的建设者:战酷暑保施工

在狮子洋大桥的锚碇施工现场,有800多名的施工者正在战高温、抢工期。这些正在施工的钢筋工人不仅要长时间在户外作业,拧螺丝的工人还要长时间蹲着去拧螺丝。

中交二公局狮子洋通道T7合同段班组长 黄应中:有点烫手,手套都已经烫化磨破了,虎口这两边都容易磨损,这个地方已经破开了,我拿胶布包了一下。

接钢管的工作看似简单,但一个动作要重复4个小时左右,一天下来体内水分大量流失,而戴着手套的双手也被汗水泡得发白,和裸露在外的皮肤颜色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全程在露天环境下工作的,除了钢筋工,还有焊工。他们需要在高温下戴着面具作业,对于他们来说,面对的是双重炙烤。

为应对高温天气,工地及时调整上班时间,防止作业人员中暑。

中交二公局狮子洋通道T7合同段总工程师 张小龙:我们早上6点钟上班,11点钟下班,下午是3点钟上班,晚上7点下班。我们项目准备了藿香正气水、盐汽水、冰镇的西瓜还有绿豆汤。然后这个锚碇的V型槽面温度特别高,我们现场准备了冰块和风扇,对V型槽的内部进行降温。

据了解,狮子洋通道是珠江口首条多层复合公路通道,全线35公里,有6000多名建设者正奋战在高温酷暑下。路网加密、出行便捷的背后,是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