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五”普法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贵州正安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以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创新形式、拓展渠道、丰富内容,开展了一系列融合地方特色文化、接地气、有温度的法治宣传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田间课堂解民忧,普法宣传入烟田
6月的正安县桴焉镇烟田,连片的烤烟长势喜人。烟草工作人员化身“法治讲解员”,穿梭在烟垄之间,与烟农围坐交流。“张大叔,您听我说:咱种烟也得懂法护身!烟叶合同怎么签才规范?万一遇到收购纠纷,法律条文就是咱的靠山。”普法志愿者结合《民法典进家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签订合同法律规范,并针对烟农关心的合同签订、补贴政策等问题现场答疑。
图为普法宣传员正在向烟农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在和溪镇杉木坪村的烘烤工场,普法志愿者通过播放动画短片、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烟农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土地流转、劳动权益保护的条款。“以前只知道种烟卖烟,现在明白了签订合同要注意哪些法律风险。”烟农王大叔拿着宣传资料感慨道。据统计,活动开展以来,已覆盖全县800余户烟农,发放《烟农法律知识手册》《民法典图解》等资料1500余份。
图为普法志愿者组织村民观看普法短片
村镇宣讲聚人气,法治服务零距离
在瑞溪镇集市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游园会”吸引了众多村民。普法志愿者通过“法律知识竞答”“真假烟鉴别”等互动游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融入其中。“这个活动既有趣又实用,我不仅学会了辨别假烟,还了解了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村民陈大哥在“法治盲盒”环节抽到案例后,现场得到专业解答。
图为普法志愿者和群众在识别真假烟
针对农村地区老年人较多的特点,普法志愿者还走进班竹镇元村,开展“送法上门”服务。志愿者们为留守老人讲解防范电信诈骗、赡养继承等法律知识,并协助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你们讲得很清楚,我们以后遇到问题就知道该找谁了。”63岁的郑大孃握着普法员的手说。
多方联动筑防线,长效机制促发展
为确保普法实效,正安县烟草专卖局联合县司法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建立“普法+监管”协同机制。在烟叶收购站点设立法律咨询台,同步开展合同审查、纠纷调解等服务;在校园周边开展专项检查,清理违规零售户。此外,站点烟技员每周开展一次“学法能力大提升”活动,培育10名以上普法骨干,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全域”的普法格局。
“我们将以此次普法月活动为契机,持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与烟叶生产、乡村治理深度融合,为烟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正安县烟草专卖局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将聚焦烟农多元需求,推出“线上普法微课堂”“定制化法律咨询”等服务,让法治阳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图片由冯迪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