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未来”团队发布道路地下病害预警系统,推进城市安全智能化升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7 15:1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7-07 15: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面对道路地下悄然扩展、严重威胁城市交通运行安全的空洞隐患,浙江工业大学“洞见未来”团队自主研发的GPR-AI道路地下病害预警系统,可在病害萌发初期实现精准识别与预警。针对每年酿成上千起事故的道路塌陷这一“隐形杀手”,该系统率先实现了探地雷达数据与物理机制引导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使我国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安全防护由“事后抢险”迈入“事前预警”新阶段(图1)。

图1 GPR-AI道路地下病害预警系统

为提升检测性能,团队构建多源高质量数据集,创新提出“双路径架构”,将地下病害检测准确率由20–30%提升至80%,推理速度提升130%、参数量压缩6倍,满足移动端实时部署需求。

针对地下管线、含水层等干扰源导致的高误报率问题,团队首创“跨域特征增强半监督学习模型”,结合对抗训练与风格迁移技术,有效剔除地下水等干扰影响。同时,构建条件式图像生成模型,用于精准反演地下空洞的几何形态与尺寸,生成可交互的三维模型,为加固设计提供量化依据。测试结果显示,在管廊密集区系统误报率仅为3.2%,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随着系统在全国各地加速部署,一张覆盖城市道路地下空间的智能预警网络将逐步构建。AI雷达正逐步揭开城市地下的风险迷雾,为城市生命线筑起一张“看得见”的安全防护网,让潜藏于地表之下的致命隐患无所遁形。(图片由浙江工业大学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