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这是昆山“三贤”之一顾炎武(号亭林)先生的治学精神,昆山市亭林中学以其名字命名,人文底蕴深厚。在昆山这片“新教育实验的策源地”,中建七局二公司切实扛起央企社会责任,以党建引领擎画项目高质量建设新蓝图,将绿色建造、精益建造等理念贯穿于应用施工全生命建造周期,在服务教育强国战略的征程中彰显“中建效率”“七局品质”。
近日,昆山亭林中学项目顺利竣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该项目,探访其融合江南韵味与现代功能的建设理念,感受匠心筑校的品质细节。
四位一体,打造人文学府
学校占地120亩,相当于11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设置16轨48班的办学规模,并预留4轨12班的扩展空间,全面建设完成后将提供3300个学位。在“党建引领”的旗帜下,学校建设不仅注重规模与功能,更强调政治方向与育人使命的融合。
学校采用江南传统建筑元素,通过大跨度坡屋顶融合现代风格,将轻盈、灵动、简约而优雅的气息融入建筑设计中,同时遵循了“四位一体”的设计原则,并以江南传统文化精神气质为设计灵感,即“园、巷、水、曲”的核心理念,建筑单体围绕中心庭院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院落空间,巧妙运用园林空间的景观渗透和空间形态的动态演变,以江南人文为底蕴,不仅方便了各功能区的资源共享和使用管理,党团组织、思政课程、校园文化活动和日常管理服务等在此空间中也得到有机统一和高效协同,确保学校真正成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强阵地。
大干快上,冲刺斩尾目标
为确保项目顺利斩尾,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公司、分公司及项目部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周密部署、充分协调,迅速掀起了大干快上的施工热潮。公司党委率先垂范、下沉一线,主要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对项目工期管控、质量提升、创优工作等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开展“大干60天,决战430”劳动竞赛,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党员干部带头签订责任状,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以党员担当塑造高品质履约形象。
分公司党总支书记靠前指挥、亲自挂帅,将“指挥部”搬到工地一线,每日蹲点督导、现场办公,分公司党总支牵头组建由党员骨干为核心的工作专班,针对项目难点痛点,精准制定“一项一策”攻坚方案。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化身“红色联络员”,主动对接昆山市教育局、昆山城投、昆山市财政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通过难题共商机制,高效扫清障碍,解决了项目建设的后顾之忧,为冲刺项目竣工保驾护航。
项目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党的组织力转化为生产力。倒排斩尾计划,对进度计划细分到每个攻坚队负责的每个楼栋。采用“两班倒”轮班作业,将白昼的繁忙延续至黑夜,跑出施工“加速度”,同时各攻坚队成员每日现场监督、清点人数、核实当天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确保加班工作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匠心筑校,保障品质交付
教育乃国之大计,民生之根本,公司始终将品质筑基作为核心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打造经得起党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工程,不负属地政府和万千家长的重托。
项目建立样板引路管理制度,制定施工样板计划,做好样板先行工作,施工前实施详细交底,保证施工做法统一规范。为确保工作面完美移交精装,在二次结构收尾关键期,项目部组建“党员维修整改攻坚突击队”,亮党员身份、扛建设责任,每日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检查,同步开展清扫服务,确保环境整洁达标。建立“党员包保楼栋销项清单”机制,动态跟踪整改,坚持“日检查、日反馈、周清零”。针对施工质量管控,项目部通过邀请外部检测单位人员全过程参与质量检测,深入末端控制加工质量,保证验收一次合格,移交零瑕疵。
截至目前,项目获得江苏省建筑施工标准化三星级工地、论文2篇、国家专利1项、省QC成果一项、苏州市建筑施工标准化文明示范工地(平安工地)、昆山市建筑工地红榜、中建七局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秉持真诚之心,铸就卓越品质。下一步,项目部将坚持以匠心精神高品质、高效率打好斩尾攻坚战未来,中建七局也将努力建设更多理念先进、品质优秀的“好学校”,努力满足昆山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为推动昆山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贡献央企力量。(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