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合作助力文化交流,中巴咖啡贸易走深走实

2025-05-13 09: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是中国—拉共体论坛(中拉论坛)正式运行10周年。10年来,在中拉论坛框架内,中国同越来越多拉美和加勒比伙伴携手,推动中拉合作迈上新台阶。以经贸为例,近年来,中国一直稳居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同时也是巴西等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与巴西于1974年正式建交,因此,2025年也成为两国关系迈向下一个“黄金50年”的新起点。过去50年间,中巴始终坚持携手发展,推动务实合作不断升级,为各自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让中巴命运共同体愈加紧密。

2024年,中巴双边贸易额1881.7亿美元,同比增长3.56%;巴西对华出口1160.9亿美元,对华保持贸易顺差。在贸易结构上,铁矿石和大豆占据巴西出口的主导地位,咖啡、水果等特色农产品出口也在快速增长。

其中,咖啡作为巴西的标志性产业,已成为中巴经贸合作的重要纽带。巴西咖啡出口商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巴西对中国咖啡出口首次超过100万袋(每袋60公斤);2023年至2024年度,巴西对中国的咖啡豆出口量较2022年至2023年度增长186.1%,增幅排名第一。

这一背景下,中国不断优化咖啡原材料进口和加工体系,积极参与巴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港口物流到质量标准互认,推动产业链升级,为可持续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5月12日,中国-巴西商业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郭谨一在主题论坛上发言。他透露,瑞幸将持续在巴西加大投资力度,通过在巴西建立的瑞幸巴西办公室,深度参与种植源头基地建设,提升咖啡豆品质把控能力。同时,从咖啡开始,向橙汁、椰子等巴西原材料进一步扩展合作范围。瑞幸还将与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及巴西各方深入合作,推进咖啡领域公平贸易,共同启动“巴西中小咖农扶持计划”,帮助提升巴西咖农的种植水平和收入水平,真正造福巴西农民,助力中巴咖啡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从经贸合作到赋能咖农,再到助力文化交流,瑞幸的积极实践给中巴民间交流提供了可借鉴的创新样本。站在下一个“黄金50年”的起点,中巴两国作为相互成就的“黄金搭档”,将继续展现两国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环境保护与绿色供应链建设等方面的良性互动,共同承担责任与使命,为建设中拉命运共同体和推动“全球南方”合作树立典范。

【推广】:以上内容为广告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