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邵县江南路的街巷,有一家名为“湘汇636诚鑫商店”的便利店,店主刘达,一位土生土长的新邵人,用十余年光阴完成了从普通烟酒店老板到公益领航者的蜕变。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商业升级的奋斗史,更是一部“新邵温暖图鉴”。
(图为刘达店铺照片)
四次蝶变:从“小商店”到“树品牌”
2011年,为陪伴子女成长,刘达毅然从上海返乡,在县城开了一家烟酒店。彼时的他或许未曾想到,这个小店会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舞台。从最初的“五星终端”起步,2015年升级为“金昭现代”终端,2019年加盟“湘汇636”品牌,到2022年进一步打造成“烟草+酒业”特色终端,刘达始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每一次升级,他都倾注了心血,从优化陈列、引入数字化工具到增设消费体验区,店铺从杂乱无章的烟酒店蜕变为“干净整洁、特色鲜明”的现代便利店,营业额提升超40%。
“好的服务和优质的产品才能吸引客户,人心换人心,付出才有收获。”刘达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他不仅自己钻研经营之道,还经常组织同行探讨明码标价、诚信经营,带动整条街的零售生态升级。
当店铺完成第四次蜕变,他主动将经营智慧转化为社会价值,联合烟草公司开设零售技能培训课堂,曾经被同行视为“竞争秘方”的数字化陈列技巧,如今成了他倾囊相授的公益课程,那些让店铺焕新升级的创意,正化作照亮街巷的温暖萤火,而四次蝶变的商业密码,也在公益土壤里催生出更蓬勃的生命力。
(图为刘达慰问贫困零售户)
公益初心:被温暖过的人更懂传递温暖
“帮助一个孩子,也许能改变他的一生。”童年的刘达家境清贫,乡亲们的接济让他铭记于心,这句朴素的话语,成为他公益之路的起点。起初,他个人出资为村里留守的孩子购置文具书籍,逢年过节还给困难家庭送去米面粮油。一个人的力量终是有限的,要想帮助更多的人,就要带动更多人参与进来。
2019年,新邵烟草筹划指导零售户参与公益,与刘达的想法不谋而合。刘达说:“我们每一人每一月少抽一两包烟,省的钱就能供一个娃娃读书了,这也是一份功德。”他主动牵头,联合16位同行成立“新邵县卷烟零售户志愿服务队”,为环卫工设立爱心驿站,帮孤寡老人改造便利厨房,资助困难学子圆梦大学……没有资金,他们自掏腰包,缺乏经验,他们就翻山越岭走访困难家庭。
零售户老张感慨“卖烟也能卖出一份功德,这件事值得做!”
2020年武汉疫情,刘达在24小时内发动零售户募集3.5万元善款,2022年邵阳疫情严峻,他白天参与社区服务,晚上组织募捐,将口罩、消毒液送往重灾区……
(图为刘达与志愿者一起慰问贫困户)
从“16人”到“2900人”:让善意星火燎原
“我们零售户人多力量大,也最清楚谁需要帮一把。大家搭把手,星星之火就能燎原。”在2023年“金秋助学”仪式上,刘达的发言引发雷鸣掌声。这支最初仅16人的队伍,如今已吸纳2900余名零售户加入,形成覆盖全城的“爱心联盟”。志愿服务队足迹遍及全县,累计捐款捐物24万余元,资助8名贫困大学生、20余户困难家庭,为100余名孩子圆梦“微心愿”。
2025年3月,新邵县卷烟零售户志愿服务队在新邵县太芝庙镇风高村明德小学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公益活动。志愿者们来到明德小学,为39位留守儿童送上了书包、文具、体育用品等。孩子们纯真的感谢和幸福的笑脸,成为了队员们心中最温暖的力量。
“达爷爷,我长大也要像您一样帮助别人!”一名受助孩子的话让刘达热泪盈眶。更令他欣慰的是,越来越多人被感染:70余岁的组员邵美芳哪怕省吃俭用也坚持捐款,年轻店主游团圆组建扶贫帮困志愿队,刘达的妻子曾心疼他“天天在外跑”,但看到受助者的笑容后,她也成了志愿队的“后勤部长”。
(图为疫情期间志愿者捐献物资)
从街角小店到爱心联盟,刘达用行动诠释了何为“最温暖的生意经”。他的公益之路,让“善意如星火,汇聚可燎原”成为众多零售户的共同信仰。“老百姓的善意像天上的星星,聚在一起就能照亮整片天。”刘达望着店内“湘汇636”的招牌微笑,那里不仅陈列着商品,更承载着他对美好生活的守望。
(陆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