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人寿辽宁分公司:关于年轻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提示

平安人寿辽宁分公司:关于年轻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提示

来源:鲁网 2025-03-10 17: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的跃升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年轻人也逐渐成为新消费时代的消费主力。为帮助广大青年群体树立科学理性的金融消费理念,增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提醒广大年轻金融消费者:

一、量入为出勿攀比,理性消费不盲目。年轻消费者应树立正确金融消费观念,理性量入为出,杜绝盲目攀比、过度透支信用额度。同时应通过提前财务规划、坚持定期储蓄等方法,适度合理消费,控制超前预支。

二、刷单返佣是骗局,高息中奖藏陷阱。不要轻信“刷单返利”等非法“小广告”,注意甄别抵制各类“高薪回报”、“刷单兼职”等骗局诱惑,以免遭遇连环骗局或非法贷款陷阱。不要轻信中奖、办理贷款、信用卡套现或致富信息转让等骗术,并勿向陌生账户汇款,避免财产损失。

三、勿信非法“黑网站”,办卡贷款要正规。不要轻信非法“黑网站”无本免息等虚假宣传,其中可能隐藏高息高利陷阱,甚至可能引发骗贷等违法犯罪行为。确有借贷需求时,应认准正规金融机构,科学合理负债,按时还款,避免出现信用逾期。

四、巧设账号和密码,不明链接勿点击。银行账户密码设置不要过于简单,不要与互联网邮箱、购物平台、游戏账户的密码设置相同。应开通账户交易通知功能,以便及时发现账户异常变动。不点击、不扫描来源不明的链接和二维码,不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加强对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安全管理。

五、合同意识应树立,勿因面子悔晚矣。年轻消费者往往因社会经验不足、碍于面子等原因购买保险产品,有时对长期持续交费的估计过于乐观,或购买时未认真做好需求匹配,导致中途毁约造成退保损失。建议应结合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后再行投保。

六、网络投保真方便,核实资质防诈骗。随着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兴起,年轻消费者往往更愿意选择较为经济的网销产品,但部分互联网平台以非法链接方式套取信息,或者通过不实陈述、捆绑销售等方式销售保险产品。年轻消费者网络投保时应本人亲自操作,认真阅读保险条款等网页文件,确保清楚全部内容后再点击“同意”或进行“下一步”操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