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刀郎热”谈起(快人快语)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5-01-23 05: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在北京举办的“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巡回演唱会”异常火爆。票务系统“想看人数”一度高达百万,其中,替父母抢票的年轻人不在少数,银发族的文化消费潜力显现。

2004年,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飘向大江南北;20年后,专辑《山歌寥哉》引发热烈讨论。刀郎的音乐,几乎成为一种“传奇”。带着鲜明的艺术个性,又抓住了广泛而真挚的情感共性,成就了刀郎的音乐辨识度。他带给听众的耳目一新,掺杂着熟悉和陌生:熟悉的,是本土的味道,是“西海情歌”的风情,陌生的,是刀郎的再创造。

乌鲁木齐的雪景、喀什噶尔的胡杨、《聊斋志异》的故事、复杂幽微的人生况味,都能在他的歌词中找到踪影。场景化、故事性的表达,加之刀郎自身独特的声线,给予不同听众不同的解读空间。刀郎早期的音乐多是五声音阶,节奏易记好唱,近年来,江南小调、新疆木卡姆、青海花儿、川江号子等音乐元素,被他化用于旋律中。同时,刀郎演唱会不设主持人,没有伴舞,没有华丽的演出服,包括刀郎在内的全体演职员着日常生活装,去繁就简,让观众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音乐本身,体现出朴素的台风。可以看出,刀郎的音乐并不一味追求大制作、大投入,听众定位也不限于低年龄层的“粉丝”,而是力求唤起更广泛的大众共鸣。

“观风俗,知得失”。当我们谈论刀郎歌曲的艺术性,就是在时间的见证下,共同精进对文化的理解和评价,期待着更多元丰富的音乐竞相涌现。

古代小说名著可以被阅读,也能入曲成歌;唢呐能吹出《百鸟朝凤》,同样可以吹出摇滚的旋律。真实的民间性情之响,化成每个时代的“山歌”,紧贴着日常生活的上下文。音乐可以也应该成为一种公共文化资源,在保持自身特点的同时,嵌入更为宏大的文化结构之中。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23日 20 版)

【责任编辑:王辉】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