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村,地处武陵山脉张家界市桑植县东大门,是竹叶坪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着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集中连片的独特地理优势,吸引了众多产业种植大户和过往游客在此驻足。为了让烟区老产业焕发新活力,金龙村在湖南中烟驻村工作队和支村两委的大胆创新下,积极探索“烟叶+N”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产业振兴和绿色发展等协同融合,引导产业带头人奋斗致富增收,用双手描绘产业振兴的四季锦绣山河图,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锦绣缎带上,谱写着一首和谐的乡村振兴进行曲。
春季,粉红色的金龙村色彩斑斓,迸发勃勃生机。在万物吐绿,群芳峥嵘,鸟语花香的季节,举目远眺,一朵朵粉红色的木瓜花缀满枝头,柔弱花枝在春日里摇曳生姿。清风拂过山岗,300多亩的木瓜花次第绽放,清香四溢,园林内果农金真平正浇灌劳作,精心呵护着每一棵木瓜树的茁壮成长。历时13代人的坚持和传承,果农金真平用四十载的漫长岁月守护着这一片净土。待木瓜果实成熟,还能将其制作成木瓜干或木瓜丝,酿制成木瓜酒,供游客品尝独属于金龙村的美味。
图一:300亩木瓜种植基地园林里果实压得树枝弯腰 作者:李轲
夏季,金黄色的金龙村车水马龙,汗水浇灌梦想。烟花朵朵开,烟田处处情。经过前期烟苗移栽、塑料覆膜、科学管护、追肥后的烟苗,早已亭亭玉立,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微风过处,烟浪翻卷。这一季,是烟叶成熟采收的季节,是成熟烟叶进入烘烤的季节,也是烟农一年当中最忙的季节。每天天刚亮,烟农就要赶到烟田里,忙着封顶打杈,忙着采收烟叶。转眼来到烟田旁的烤房,烟农们在桑植县竹叶坪乡烟草站和湖南中烟驻村工作队的精心指导下,科学组织烟叶烘烤,力争将种烟产值最大化,将烘烤损失率降到最小化。烟农们虽然苦点累点,但是内心是高兴的,是幸福的。他们通过勤劳的双手,将一捆捆金黄色的烟叶送去收购点,换来丰厚的回报。
图二:金龙村野牛湖烟叶+N轮作种植示范基地鸟瞰图 作者:肖金龙
秋季,红白色的金龙村硕果累累,丰收交织喜悦。采收、去缨、装袋、搬运、装车……,一袋袋“鲜嫩水灵”的萝卜装满了村民们丰收的喜悦,使烟田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再次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为了让烟农亩均年收入实现突破8000元,同时改良植烟土壤,金龙村组织指导烟农们继续种植樱桃萝卜和花叶萝卜,为丰收后的烟地增添一抹红白色。同时,金龙村以市场为导向,主动对接第三方企业,帮助完成产销一体化,让烟农们种得舒心、挣得放心,进一步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图三:村民采摘樱桃萝卜时喜悦的笑容 作者:肖文彰
冬季,棕褐色的金龙村创新突破,这边风景独好。半山魔芋半岭春。当万物静寂,其他田地呈现出一副准备冬眠的状态,金龙村凤凰寨的半山腰却热闹非凡。沿途山地叠放一个个盆栽魔芋,与间作套种的黄柏、白芨等药材类绿植,一行行延伸在山腰、山坡和山岭上。金龙村大力挖掘和发展林下经济、山地经济和庭院经济,通过因村制宜引进盆栽魔芋,组建生态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对接市场经营主体统一购种购肥,采用“三防两控”的技术标准,做好病虫害和杂草的过程防控,切实突破了软腐病和根腐病的技术瓶颈,护航魔芋产业规模发展。冬日暖阳下,农户们纷纷从盆中挖出魔芋果实,揭晓充满魔法的约定,手捧着一颗颗棕褐色成熟的魔芋,互相之间比个头、比重量、比形状,小的有1、2斤,大的有3、4斤,空旷的山谷间听得“哇”声一片。
图四: 冬季山顶上采用盆栽技术种植的魔芋成熟了 作者:肖文彰
四彩锦绣绘金龙。金龙村的四季如歌,歌声中有烟农喜悦的欢笑声,有农民劳作时哼唱的桑植民歌;金龙村的四季如诗,诗中赞美的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担当,歌颂的是农民四季如一日的辛勤付出;金龙村的四季如画,画中有色彩鲜艳的农田,有高山流水的泼墨,山居田园般的野牛湖,让人置身世外桃源,沉醉不已。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接下来,金龙村将继续以烟叶产业发展为依托,推进烟叶种植与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协同发展,加快转型升级为‘烟叶+N’轮作种植的现代农业种植体系,全力打造产业振兴新样板。”湖南中烟驻金龙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盛毅坚定地说道。
(文/肖文彰 李成 李建佳 颜佳璇)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