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兴海宴——海宴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史》新书发布会顺利召开

《侨兴海宴——海宴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史》新书发布会顺利召开

来源:鲁网 2024-12-19 14:1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4年月12月18日,由中共台山市委统战部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熊猫艺术发展基金、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暨南大学侨乡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承办的海宴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史座谈会在广东江门召开。座谈会得到了来自旅港台山陈氏家族联合会以及广东润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来自高校、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媒体单位的共30余位代表参加此次座谈会。会上,还进行了《侨兴海宴——海宴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史》(以下简称“《侨兴海宴》”)新书发布会。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熊猫艺术发展基金致力于推动熊猫文化艺术的传播与发展,通过开展艺术创作、美育教育、文化交流以及公益活动等,为熊猫艺术文化多样性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打造“熊猫中中”IP品牌形象在商业、文化交流、公益活动等方面的影响力与活力,推动熊猫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与繁荣。

当天上午,在参会人员共同参观了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后,座谈会正式开始。

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顾问欧艳首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发展情况,她表示,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是作为江门市第一家非国有博物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海宴华侨农场的归侨文化。她表示,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归侨文化的平台,也是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它的存在对于研究归侨历史、传承归侨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暨南大学侨乡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刘义强教授在发言中提到,归侨对海宴华侨农场的开发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归侨们在海宴华侨农场艰苦奋斗,为农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农场不仅是归侨们的新家园,也是他们报效祖国、艰苦奋斗、筑梦侨乡的见证。他表示,海宴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历史项目的设立与推进,以及《侨兴海宴》成果的推出,不仅能够保留记忆、传承历史,同时也能够发扬海宴归侨精神,弘扬侨乡文化,对海内外侨胞具有深远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作为海宴华侨农场的建设者与奋斗者,座谈会邀请到了四位归侨代表发言,他们依次讲述了家族及个人的回国经历、奋斗经历、以及对新时代的相关感想,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归侨们归国返乡的心路历程,讲述过程中也唤醒了海宴华侨农场归侨群体的集体记忆,共忆过往、共叙友情、共谋发展。

同时,作为本次海宴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史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座谈会邀请到了两位海宴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史项目团队的成员,分享在访谈过程中的故事,让与会者更能了解到海宴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史项目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同时也表达了作为青年一代更要努力发扬归侨文化、助力侨乡振兴的深刻感悟。

座谈会最后,中共台山市委统战部领导在聆听各位代表的发言后,发表了总结讲话。她表示,海宴华侨农场和归侨的故事,成为了归侨精神的象征,并对各单位为传承与弘扬海宴归侨文化所做出的努力表示肯定。她表示,海宴华侨农场归侨群体不仅加强了海内外侨胞之间的联系,同时促进了侨胞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情感纽带的建立,也激励着新一代侨胞继续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她进一步呼吁,继续鼓励与支持各界关注海宴华侨农场,关注归侨群体,也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海宴华侨农场的建设中,以此加强侨胞联系、丰富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通过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熊猫艺术发展基金及“熊猫中中”品牌文化的赋能,助力海宴归侨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与推广,推动中外文化与归侨文化交流与互鉴。促进文化旅游、文创产业的创新发展,塑造“熊猫中中”品牌IP形象与归侨文化的特色品牌产品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创产业,推动侨乡文创产业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让“熊猫中中”品牌艺术文化与归侨文化携手共进,共创未来辉煌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