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凤凰县局:在“变”与“不变”中奏响农网终端提质乐章

湘西凤凰县局:在“变”与“不变”中奏响农网终端提质乐章

来源:鲁网 2024-12-17 13: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湖南湘西州凤凰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从终端焕新、数智赋能、生态拓展、经营增效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农网现代终端建设,帮助农网客户在变革中转型升级,在不变中坚守初心,持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为凤凰县乡村全面振兴贡献烟草力量。

变的是店铺形象,不变的是方便他人的传承

(供销超市的休息区和乡村振兴区)

供销超市位于凤凰县廖家桥镇拉毫村354国道旁,2021年之前还是一家不起眼的传统食杂店,守着交通要道,生意却不温不火,这让店主黄丽感到焦虑和无助。

“客户经理了解了我的困惑后,帮我进行了分析诊断,指出我这个小店在店面形象、货物陈列、经营品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虽然知道了问题所在,但我就是行动不起来,不知道从何入手”。黄丽回忆说到。

正值2021年湖南烟草推出“湘村636”农网流通品牌,旨在助力农网终端提质改造升级,帮助农网客户走上品牌化、现代化经营道路。在了解相关政策后,黄丽意识到这是一次很好的契机,于是她第一时间主动联系客户经理申请加盟。经过规划和改造,黄丽的小店焕然一新,招牌醒目明亮、店内整洁大方,同时客户经理提供了专业指导,帮助她在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上做加法,在销售品类和商品陈列上做减法,彻底改变了黄丽小店以前“脏乱差”的形象。

黄丽满脸自豪的指着店招说到:“看到我店招上的加盟编号了吗?我是湘西州第一家‘湘村636’”。

黄丽最看重的是“湘村636”的便民服务,为此她花了很大心思。起初她只是设置了一个简单的便民柜,提供热水、应急药品和雨伞等物品。后面人气旺了起来,她特意在店铺外又设置了休息区,为过往的司机和乡邻提供饮水、充电、休息等服务。村里赶集的老乡习惯到她店里等车,司机看到了就买点新鲜农产品带回家,慢慢的黄丽的小店门口成了一个“小集市”,为此她又特意买来雨棚、板凳为村民提供便利。听村里年轻人说取快递不方便,黄丽马上跟邮政部门申请,开通了快递驿站。听村里老人说取养老金不方便,她又联系农行拓展了金融便民服务。看到村里老人要去镇上买化肥背回家,黄丽跟老公一合计,在店铺不远的地方盘下一个门面,申请了三农服务站,免费帮村里老乡送农资。

有人不解说她是瞎折腾,黄丽笑着说道:“这个小店我是从父亲手上接过来的,算起来也有30年的历史了,他那个时候就免费帮货车司机烧开水,帮乡邻乡亲办好事,乐于助人是出了名的。我还要庆幸加盟了‘湘村636’,让我体会到了父亲当年帮助他人的快乐。虽然我的小店变了,但是父亲与人方便、乐于助人的传统不能变,我会一直传承下去。”

现在,黄丽的“湘村636”小店俨然成为了354国道凤凰段最靓丽的风景线,成为了拉毫村的新地标,也成为了货车司机和周边乡邻的“温馨港湾”。

变的是经营方式,不变的是自食其力的倔强

(党员志愿者帮助龙丽梅维护终端陈列)

沿着354国道往西,在湖南和贵州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小镇叫阿拉营镇,龙丽梅的小店就开在镇上。龙丽梅自幼身患残疾,但她身残志坚,不等不靠,坚持自食其力开了这家小店。 

刚开始不懂经营,龙丽梅的小店有着多数农网传统食杂店的共性问题:商品种类多、样式杂,商品的信息、价格要靠人记,价格混乱、商品过期、库存不详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导致小店生意一般。

为了帮助她提高经营能力,凤凰烟草建立了党员结对帮扶机制,并为她申请了湘西烟草自主研发的“湘汇通”数字零售系统,通过上门“手把手”指导,龙丽梅学会了扫码销售、智能入库、智能盘库和查看后台经营数据等技能。现在,龙丽梅的店铺管理水平有了质的提升,经营更加轻松,生意也越来越好。

“我没上过学,之前商品价格、日期这些都是靠脑子记,经常搞错,一个人根本无法独立经营这个店,只能‘捆’着我儿子一起帮我守店,本想着帮家人忙,结果是越帮越忙,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现在不同了,有了‘湘汇通’,自己一个人就能轻松经营。你看,卖东西的时候只要扫一下商品,再扫一下别人的付款码就可以了,收款到账还有语音播报,我儿子哪怕不在家也能通过手机查看所有的销售数据、库存信息,这样我就不用费脑子记这些了,最重要的是不用再麻烦家人帮我守店了,儿子也能安心在外面打工挣钱。”龙丽梅一边展示“湘汇通”的应用,一边感慨说到。

今年,她又主动申请成为了湘西州“金凤凰”品牌便民服务店,用她的话说,就是要时刻跟上时代的步伐。

虽然双腿残疾,但龙丽梅走在了终端数字化转型的前列;虽然没上过学,她却成为了湘西大山里的农网数字化转型“标兵”,“湘汇通”改变了她的经营方式,但没有改变她性格里那份不服输的倔强和自食其力的信心。

变的是创业地点,不变的是共同致富的愿景

(阿武食品店店主杨胜武 直播带货农产品)

阿武食品店位于凤凰县吉信镇大桥村,店老板杨胜武是80后,之前一直在外地创业,为了照顾父母和小孩,毅然放弃了城市的工作,回到家乡开了一间乡村小店。

湘西有赶集的习俗,看到村里人早早起床挑着自家地里的农产品去不同的集市卖,既辛苦又挣不到几个钱,杨胜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客户经理了解情况后,建议他尝试用直播带货的方式,看能不能把村里的农产品推广出去。不试不知道,没想到效果还不错,粉丝非常认可他的农产品,这让杨胜武看到了希望,也坚定了他通过直播带货帮乡亲们卖农产品的决心。

“看,这是我们的凤凰雪茶,清咽利嗓、清香回甘,特别适合有慢性咽炎的家人,这个就是我们村里自己种的,绿色有机,放心购买。”阿武老板在直播中热情地介绍着,“还有这是野葛根,是这位老人家走山的时候偶然发现的,我们义务帮这位老人家带货,数量有限,喜欢的老铁直接拍,我阿武补贴快递费。”

现在,阿武的粉丝快1万人了,“别看我粉丝少,但都是铁杆粉丝,我店铺的复购率和回头客特别多。”阿武自豪的说。

自从开始直播带货,乡亲们有土鸡蛋、鲜辣椒、外婆菜等农产品都会第一时间委托他通过直播卖出去。只要品质好,阿武也是来者不拒。“一个人富不是真富,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共同致富。我直播带货的初衷,就是为了方便乡亲们把农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钱,帮助他们实现‘人在家中坐,钱到口袋里’。”杨胜武高兴地说到。

今年,杨胜武申请加盟“湘村636”,为此,烟草公司还为其量身定制设计了一个室内直播间。“现在越来越专业了,有了这个直播室,相信我的直播间人气会越来越旺,成交率越来越高,乡亲们的口袋也会越来越鼓。”杨胜武激动说到。

黄丽在改变中传承了热心,将小店打造成了顾客心中的“港湾”;龙丽梅在改变中重拾了信心,用自强不息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钦佩;杨胜武在改变中传播了爱心,将创业地点从城市搬到了乡村带领乡亲共同致富。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变与不变”的真谛:变,是为了把握机遇;不变,是为了坚守初心。在凤凰,有越来越多的农网终端参与到城农网一体化建设的浪潮中来。凤凰烟草将持续以农网现代终端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服务模式,丰富建设内涵,细化帮扶措施,用现代理念为传统终端注入新的活力,在变与不变中奏响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美好乐章。【卢钊】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