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作表率 奋勇先行展担当

来源:鲁网    2024-12-12 14:23
来源: 鲁网
2024-12-12 14:2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以来,河南中烟南阳卷烟厂以提质降本增效为工作主线,带领全体职工以“冲锋在前”的干劲,秉持“节约节俭,绿色低碳”的理念,勇担提质降本增效重任。这其中就有一位党员,立足岗位、勤学善思,以坚定质朴的作风与担当,为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工作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就是南阳卷烟厂制丝车间甲班值班长——范新东。

落实于行  降本在“人”

过好紧日子,才有好日子。范新东深知提质降本增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降本关键在职工,增效要点在创新。范新东结合制丝车间生产安排和班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班组骨干开展攻关研究,从降低工序烟丝消耗量、提升开机前节能降耗指标、减少工序间浪费等多个方面入手,紧盯生产过程消耗。

要真正实现降本增效,必须激发全员的干事热情。为此,范新东根据不同岗位职责的特点,精心制定了班组岗位提质降本增效清单。在班前班后会,他耐心讲解地将提质降本增效任务分解到每个岗位、每名职工,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同时,他鼓励全员积极提报降本增效合理化建议,形成“岗位管控清单与责任落实双轨并行”的管控机制,使每个职工都能立足岗位切实参与消耗管控,共同推动车间提质降本增效工作的深入开展。

“只有把降本增效各项措施融入到日常安全生产、现场管控、创新发展工作的全过程,才能真真正正落实措施、见到实效。”范新东在班前会上说到。

在他的影响下,班组的每一位职工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他们纷纷行动起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工作中,“聚沙成塔”为车间的提质降本增效工作贡献力量。

提质升级  增效在“技”

“要做到绿色低碳、环保节能,同时还要保障生产质量,就必须提高职工操作水平,在技能和创新意识上持续发力。”

近年来,南阳卷烟厂制丝车间依托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实施“抓管一体、考核同责”的管理模式,打造现场管理和生产管理的“特色之举”。在提质降本增效工作中,定点监控各工序烟叶消耗情况,建立生产班、维修班、质检小组“三合一”的消耗检测团队,重点针对回收物利用率、“跑冒滴漏”等问题建立“点对点”清单,完善消耗管理台账,让降本增效用上新技术、新方法,积极推动提质降本增效新发展。

烘丝工段是制丝核心工序之一,面对烘丝流量小、温度要求严等问题,范新东有着自己独到的解决方法。他带领班组骨干,积极配合车间维修班,深入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难点,对开机时间、预热准备、热风温度等关键点进行反复论证和细化,制定并严格执行了生产要点及精细化管控办法。

为了掌握第一手数据,范新东经常在烘丝工段“蹲点”,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细心观察设备状况,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出口水分和温度变化及时调整并记录。在现场人员的配合下,在边总结边应用的基础上,烘丝工段通过全程跟踪、优化上下工序衔接及把控生产节奏等措施,大大提高了质量稳定性,实现提质增效与节能降耗双丰收。

团队发力 争做先锋

从操作骨干到班组的组织管理者,从单点发力向团队协作,一路走来,范新东对于提质降本增效有着独特的心得体会。他说,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是一群人才可以走得更远。只有扎实提升队伍综合能力,协同做好配合,才能把提质降本增效工作落到实处。

练就本领促提升,人才育成帮成长。在车间人才育成小组的邀请下,范新东成为“生产降耗大讲堂”的首讲人,带领着车间青工和班组骨干,针对烟叶消耗、储柜管理、班长职责等内容组织多形式的集体学习,“以身为师”开展生产人才培养工作,累计带领班组职工开展“午后学习”20余次。在丰富青工骨干知识经验体系的同时,不忘号召大家在工作中践行所思所学,加大学习成果转化力度,深挖生产现场管理和降本增效短板,以“查漏补缺”行动,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范新东的带动下,青年职工通过参与排产流程、收集降耗“金点子”、参与现场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对车间生产管理和提质降本增效工作的系统性掌握,开启了“生产型人才队伍”培养历程的新阶段。

以实干描绘担当,用奋斗书写精彩。作为“丝路先锋”的一员,范新东和身边同伴们一起,时刻怀揣斗志、追求卓越,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以中流砥柱之姿态,亮出金叶担当、贡献积极力量。(王冠春 刘正果)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