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五峰:乡村幸福生活“剪”出来

来源:鲁网    2024-10-28 17:12
来源: 鲁网
2024-10-28 17: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村口的小屋有着这样一个熟悉而温馨的场景。“咔嚓咔嚓”剪刀清脆闭合,一缕缕黑发、白发在宁师傅灵巧的手指间滑落,如同时间的细沙,记录着岁月的流转与温情的故事。这位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小宁师傅”的人,本名宁志强,是一位心怀家乡、勇于担当的返乡青年。

(宁师傅正在给当地小伙理发)

归乡筑梦启新程

在外多年的宁师傅,曾在大城市的喧嚣中追逐梦想,经历了各类工作的风雨洗礼,也见证了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与高效率。然而,每当夜深人静,心中那份对故乡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来,让他愈发觉得,是时候回到那个养育他的地方,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乡做些什么了。

于是,宁志强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家乡的深情,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归途。回到家乡后,他没有选择安逸,而是利用积累的资金,开始经营一家百货商店。初次开店的他对于货物摆放排布、货源选择、商品售卖都没有太多的经验,店铺也显得杂乱无章,许多快消品都难以出售,“难道就要失败了吗?”宁志强陷入了对未来的迷茫。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客户经理在日常拜访中了解了他的困惑,多次深入交流,共同思考小店定位和改造方向,并结合店铺经营实际,协助他一同进行店面形象改造,分享优秀的店长管理经验。随着百货商店店面形象的提升以及货物摆放的精心规划,小店的生意也逐渐有了起色。

理发便民暖心间

小店的生意虽然有了起色,但是顾客群体相对固定且有限,难以满足店铺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宁志强意识到,如果想要继续站稳脚跟,必须要发掘自己小店的特色。

五峰县局(营销部)客户经理在走访中发现,村里的老年人口占比较大,而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尤其是理发、邮寄物品和售卖土特产的需求,常常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得不到有效满足,而宁志强曾经干过理发等诸多行业,于是向他提出建议——何不将自己的理发技艺重新拾起,为乡亲们提供一份实实在在的便利呢?

说干就干,在客户经理的启发帮助下,宁志强迅速在百货商店的一角布置了一个简单的理发区,配备了齐全的理发工具,并开始免费为村里的老年人提供理发服务。这一举动迅速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誉,他的小店也在村中响亮起来。

(宁师傅帮村民核对小件快递的信息)

乡村小店聚合力

“小宁师傅,你快点帮我看看,这是怎么回事,我的钱少了好多”原来是老人不熟悉网络购物,不小心被扣款十几元,心急如焚地找到宁师傅,“不要紧,我已经帮俩申请退款来,钱马上就回来了”“钱回来了,真的太谢谢了”。原来是村里老人遇到难题来找他帮忙。

“刚开始只是偶然帮助村中老人设置下手机、寄快递,到后来大家都来找我帮忙,我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宁志强自豪的说道。无论是水电费缴纳、物品邮寄、亦或是电子产品问题,宁志强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同时宁志强充分利用五峰县局(营销部)搭建的农网综合服务平台,为村民们提供了便捷的快递收发和土特产寄售服务。特别是对于那些自家种植的农产品,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和手工编织的工艺品,通过宁志强的小店,得以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乡亲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宁师傅”的名号在乡间不胫而走,他的百货商店也逐渐成为村里的一个温馨小站。对此小宁师傅说道,“感谢五峰县局(营销部)在我犯愁的时候给予了我帮助,经营这家小店我感觉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为村民们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如今,小宁师傅的小店,已不仅仅是一家普通的百货商店,更是连接城市与乡村、过去与未来的纽带,他用手上的那把剪刀回馈家乡、服务群众,乡村幸福生活“剪”出来。(习程)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