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大学子三下乡:砥砺深耕行致远 ,笃行不殆领芳华

西华师大学子三下乡:砥砺深耕行致远 ,笃行不殆领芳华

来源:鲁网 2024-09-02 16:5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的“社区助学,实践筑梦”实践队于2024年7月24日起,走进南充市顺庆区伍家垭社区,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大学生作为社会新鲜力量,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这一伟大事业中。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的实践队秉承“教育服务社会”的理念,组织了此次三下乡活动,旨在通过实际行动,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

在这一段时间里,实践队开展了以下活动:

教学活动:“社区助学,实践筑梦”实践队深入当地社区,依托队员们扎实的专业背景,为社区的孩子们量身打造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旨在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综合能力。活动伊始,实践队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层次和学习需求,精心设计了数学与科学基础课程。在数学课堂上,“奇妙的数学之旅”通过趣味横生的游戏和实例,引导孩子们探索数字的奥秘,掌握解题技巧,让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而在科学课程中,队员们则通过动手实验,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科学原理,培养观察力和探索精神。此外,实践队还创新性地引入了编程与逻辑思维拓展课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激发孩子们对新兴领域的兴趣。通过编程小项目,孩子们学会了基础的编程逻辑,亲手编写代码,实现自己的创意想法。逻辑思维课程则通过逻辑推理游戏和案例分析,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提升问题解决能力。除了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外,“社区助学,实践筑梦”实践队还开设了“文化课堂”、“安全教育”和“礼仪教育”等特色课堂。文化课堂上,孩子们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安全教育中,队员们通过模拟演练和案例分析,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礼仪教育则让孩子们学会了基本的社交礼仪,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系列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实践队队员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社区教育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赢得了社区居民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

图为实践队员为孩子们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刘玉梅 供图

文化调研:实践队深入伍家垭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文化调研与教育服务活动。团队首先通过广泛查阅学术文献、政策文件及网络数据资源,结合实地走访当地居民,系统梳理了社区的文化底蕴、教育现状及居民的实际需求。这一过程中,队员们不仅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还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深度挖掘,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调研成果,实践队制定了更为精细、贴近社区实际的实践计划。在教学活动中,队员们创新性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互动式游戏,将原本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生动化,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房屋面积、计算购物折扣等,孩子们亲身体验到了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学习动力显著增强。同时,实践队不忘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老街巷陌,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详细记录口述历史,拍摄珍贵影像资料,并尝试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建档保存。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感。此次文化调研与社区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实践队成员的社会实践能力,更为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促进教育公平贡献了青年学子的智慧与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深入社区走访调查。刘玉梅 供图

趣味运动会: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季节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古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它激励着每一位青少年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懈追求,勇于挑战自我。深知体育锻炼与精神磨砺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社区助学,实践筑梦"实践队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运动会,以"运动不打烊,防疫有力量"为主题,旨在通过趣味横生的体育活动,为孩子们搭建一个展现自我、强健体魄、锤炼意志的平台。此次运动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与身体的双重洗礼。活动现场,五彩斑斓的横幅飘扬,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孩子们身着统一的服装,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从传统的接力赛到创意无限的亲子互动游戏,每一个项目都精心设计,既考验了孩子们的体能与技巧,又促进了家庭成员间的默契与合作。孩子们在比赛中奋力拼搏,每一次冲刺、每一次跳跃都凝聚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自我的超越。家长们则在一旁热情洋溢地加油助威,他们的鼓励与支持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整个社区在这一刻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紧紧相连,形成了一幅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美好画卷。这场趣味运动会不仅让孩子们享受到了运动的乐趣,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份力量将激励着他们继续前行,在成长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追求卓越。

社区活动:从晨光初破到夕阳西下,队员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于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参与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为独居老人送去温馨关怀、携手居民共筑绿色家园等,用实际行动为社区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在“为老人送温暖”的活动中,队员们不仅准备了实用的生活用品,更带去了心灵的慰藉。他们与老人们促膝长谈,倾听他们的故事,分享生活的点滴,让这份跨越年龄的关怀如同春风化雨,滋润了老人的心田。通过这些互动,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也在心中种下了关爱与陪伴的种子。与此同时,环境整治行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队员们手持扫帚、垃圾袋等清洁工具,对社区内的公共区域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清理。他们不怕脏、不怕累,用实际行动改善了社区的卫生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一过程中,队员们不仅收获了劳动的喜悦,更深刻体会到了保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重要性。此外,实践队还通过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社区的需求与期望。他们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收集他们的建议,为后续的服务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这种深入基层、贴近民生的做法,不仅增强了队员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也为他们树立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为社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种子。他们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并传递正能量,如何在奉献中收获成长与快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年轻的心灵将继续发光发热,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与孩子们合照。刘玉梅 供图

目前,实践队的活动得到了当地社区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实践队队长管毅在采访时说到。队员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社区助学的重要性,一位队员在心得中写道:“这次实践,我们去到了伍家垭社区。在社工的协助下,我们开展了很多志愿服务活动,如作业辅导、安全教育、手工教学等等。我深深感受到了志愿者的重要性,以及不计成本的付出的精神是多么让人尊敬。”

随着三下乡活动的不断深入,期待更多的青年学生能够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事业中来。社区负责人王书记表示:“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的三下乡社区助学活动,不仅为农村孩子们点亮了知识的灯塔,也为青年学子搭建了实践和成长的平台。希望更多的志愿者们可以一起参与进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留下青春的足迹和智慧的火花。”(郑雨婷 管毅)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