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引领青春梦,共绘宜昌锦绣篇

电气引领青春梦,共绘宜昌锦绣篇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8-16 14: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4年7月8日,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电气缔造•幸福家园”实践队前往宜昌市西陵区西坝街道幸福路社区正式开启暑期社会实践之旅。实践队引领青年大学生走进社区,从开展德育课堂、社区基层治理两个方面着手深入推进共同缔造工作,助力社区文明、生态建设,推动社区发展。

实践队负责人发表开班讲话

Part1 希望家园·彩虹行动

暑期德育课堂开展不同的课程,通过寓教于乐的知识讲座和兴趣课堂满足孩子们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希望家园·彩虹行动”为主题,实践队队员扮演小老师的角色教导小朋友们学习与活动。

实践队队员给小朋友们讲述故事

屈原和昭君的故事,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宜昌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通过故事讲解和观看视频的形式,实践队队员带领小朋友们踏上了一次穿越时空的英雄之旅,让孩子们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感受到了屈原和昭君所代表的勇敢、忠诚与和平的美好品质,在他们心间种下忠诚与和平的种子,指引他们前行的方向。

实践队队员和小朋友们互动

实践队队员带来手势舞教学,带动小朋友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更具趣味和吸引力。在教学的同时通过小游戏的形式和各位小朋友互动,带动了课堂气氛,拉近了队员和小朋友们之间的距离。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也用一颗跃动的爱心,完成音符和爱的传递。实践队队员带领小朋友们学习音符并合唱儿歌,同学们稚嫩的歌声和队员的领唱声交织,一同谱出了属于这个夏天的悠扬乐章。生活因为音乐而生动,有了音乐才更多姿多彩。

队员帮助小朋友制作实验材料

物理实验课堂带领孩子们踏上一场科学奇遇记,这更是一次点亮科学之光、激发创新思维的奇妙旅程。实践队队员给小朋友们介绍实验的基本原理,孩子们通过亲手实验,对物理概念如力、运动、声、光、电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小朋友们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了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孩子们展示奥运主题画作

为了增强孩子们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孩子们认识家乡的优秀运动员,让他们学习到奥运精神和公平竞争的价值,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国情怀。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前夕,实践队开展了以“梦想启航·奥运之光”为主题的暑期课堂奥运特辑,向小朋友们介绍了奥运会相关的知识以及宜昌籍运动员孙佳俊和熊诗麒。同时帮助小朋友们描绘出一幅幅奥运主题画作,使用粘土制作带有奥运五环和吉祥物的手工,用线条和粘土记录这场体育与艺术相交织的盛宴,为运动员送上最温暖的加油声和美好祝愿。

小朋友们展示江豚粘土手工

为增强孩子们对长江大保护的理解和认识,实践队联合幸福路社区开展了以“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为主题的暑期课堂长江大保护特辑。科学放流中华鲟的讲座让孩子们领略到了中华鲟的神奇魅力;队员们引导小朋友用粘土创作出他们心中的长江画卷,带领他们学会如何辨识不同的鱼种,一颗颗热爱自然的心悄然种下,这份对生命的尊重与好奇将会伴随他们成长的每一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先辈们的智慧和生活经验。学习非遗可以让小朋友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可以激发小朋友们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实践队队员带领小朋友们制作植物拓染

拓印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能够记录历史,还能将自然与人文的美永久地留存下来。实践队队员给小朋友们介绍了拓印的历史背景,展示不同年代的拓印作品,激发了小朋友们的兴趣。在示范拓印的步骤后,小朋友们在实践队队员的指导下用树叶在手帕上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完成了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小朋友们给手帕染色

由染而生,布里生花。在小朋友们的巧手下,一条条手帕焕发新生。每一次染料的渗透,都是与非遗文化的一场深情对话。当手帕缓缓展开,不仅仅是色彩的碰撞,更是非遗文化与现代童真的完美融合。小朋友们不仅亲手体验了拓印与扎染的技艺,还在实践中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这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一段宝贵记忆。

小朋友们展示黄鹤楼画作

荆楚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分支之一,作为中国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哲学思想,吸引着无数探索者与研究者。实践队开展以“共绘千年诗楼,以文聚心凝力”为主题的荆楚文化传承小课堂,引领社区儿童探索和传承荆楚大地的千年文化瑰宝——黄鹤楼,鼓励小朋友们拿起画笔,将自己心中的那座“千年诗楼”以最独特、最个性的方式呈现于画纸上,通过艺术这一桥梁连接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欣赏美、创造美的同时,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文化自信和传承的种子。

李爷爷给大家讲述战斗场景

在8月1日建军节来临之时,实践队联合社区共同开展“忆”峥嵘岁月,“话”今日担当八一建军节主题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拥军优属光荣传统,谱写新时代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情深新篇章。退役老兵李爷爷给孩子们讲述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英勇无畏的战斗场景以及坚韧不拔的军人精神,深深吸引着小朋友们。他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眼神中充满了敬佩和向往。孩子们也在亲身体验与感悟中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红色信仰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在今后的日子里,这份敬意和关爱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激励他们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队队员与小朋友们合影

本次暑期课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过去的基础上总结创新,构建“文化立德”“科普启智”“实践强体”“艺术思美”“安全自护”的五大素质课堂,以素质教育为切入点,为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也让青年大学生们增强了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奋力进取,绽放青春之花。

Part2 社区基层治理

为奏响社区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大合唱”,实践队积极协助社区实施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为目标的基层“服务温度”建设措施,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以青力缔造助力共同缔造。

1.先汛而行,闻汛而动

坚守防汛一线,展现青年担当。汛情就是命令,水位线就是人民群众的生命线。实践队队员紧随社区工作人员,实地察看长江沿岸水位线现状,掌握实时水位情况,查找岸边可能存在的风险点。随后,实践队队员在岸边粘贴警示标语,并对违规钓鱼及游泳的居民进行劝诫,向辖区居民宣传汛期防溺水安全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共同构筑起守卫家园的“青春堤坝”。

实践队队员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粘贴警示标语

2.垃圾分类,绿色生态

实践队队员们在背街小巷、沿街商铺给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重点对容易混淆的垃圾分类进行详细讲解,普及常见的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同时,志愿者们为居民们讲解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发动广大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旨在增强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他们的心,而且促使更多的居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自觉地维护公共卫生,共同爱护美好的家园,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实践队队员给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3.防范诈骗,你我同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信网络诈骗问题日益突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安全风险。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实践队队员在幸福路社区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来引导社区居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实践队队员们向居民推广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帮助居民打开预警功能,最大限度地帮助社区居民提高对防范电信诈骗的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帮助群众守住“钱袋子”。与此同时,志愿者们分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传单,向群众介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惯用手法和形式,传授防诈骗的技巧手段,引导大家提高警惕,如果接到可疑的电话或短信时,立即报警,谨防上当受骗。

实践队队员给居民讲解防范诈骗相关知识

4.全民禁毒,健康生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毒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推广全民禁毒,实践队队员在幸福路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来推广全民禁毒。实践队队员们将禁毒宣传单发放给社区居民,宣传单上详细介绍了禁毒的重要性、新型毒品、禁毒标志等内容,让居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禁毒。队员们还向社区居民科普了吸毒的危害,以及几种常见毒品,让居民们警惕毒品的陷阱,提高居民们识毒、拒毒、防毒的能力。

实践队队员给居民讲解禁毒相关知识

5.严把食品安全关,共谱和谐社会曲

为切实保障辖区居民有一个安全放心的食品环境,西坝街道幸福路社区工作人员带领实践队队员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夏季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本次检查以餐饮服务单位、食品销售企业、农贸市场等为重点对象,聚焦夏季热销的冷饮、熟肉制品、乳制品、猪肉等食品。

在检查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带领实践队队员深入辖区各个商铺,对商铺经营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建立商铺档案,并着重检查了商铺内出售的商品是否存在过期、“三无”等情况。同时,社区工作人员也会向商铺负责人普及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希望他们增强责任意识,筑牢安全防线,加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

实践队队员在商铺进行食品安全检查

6.整理资料

实践队队员进行党员信息整理工作,将党员信息的文件进行分类整理,以便更好地管理和运用这些信息。实践队队员在工作的时候时刻保持认真,保证自己可以应对各种文件相关信息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上至格式不规范、内容不完,下至字迹潦草模糊难以辨认。在这种情况下,实践队队员虚心向工作人员求教,提高辨识能力,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7.探访老党员

8月2日,实践队队员来到幸福路社区“党群连心站”探访老党员。探访期间,志愿者们与老党员围坐一堂,展开了温馨而深刻的交流。老党员以饱满的热情,讲述了自己的基层工作岁月和心路历程,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深情厚谊。其中,王淑莲奶奶的生动讲述,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队员。王奶奶分享了自己如何在退休后依然保持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崇高精神。实践队队员认真的观看王奶奶的“小红书”,上面一幕幕动人的画面,一笔笔细节的标志,不仅是一次次心灵的触碰,更是一场生动的教育洗礼。

实践队队员与老党员交流心得

8.关爱社区独居老人

实践队队员完成了独居老人信息更新与独居老人电话寻访,共计为104个独居老人送去了满满的祝福与温暖。在电话巡访中,实践队队员询问了老人们的身体状况,了解了他们的健康情况和用药情况,并提供了一些健康建议。通过这种方式,老人们的健康状况得到了关注,他们也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在与老人们的交流中,队员们感受到了老人们对关爱和陪伴的渴望,这激发了他们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决心。(左鑫、王思月、胡貞宇、冉岵艳)

实践队队员电访社区独居老人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