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网密织千条线 细格深耕促发展——湖南宜章推动“两烟”市场“网格化”管理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8-09 17:00
2024-08-09 17: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基层治理是重点,也是难点。近年来,在湖南郴州宜章县,当地烟草部门紧扣市场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双重目标,积极推行“两烟”网格化管理,以数字化为手段,净化市场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构建精细化市场监管网络

“改革前,我们的市场管理多局限于传统手段,缺乏有效的深度覆盖,市场秩序有时难以全面把控。”当地烟草专卖局负责人刘卫华介绍说。

(政策宣讲现场)

为此,他们通过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将辖区内的市场划分为多个管理网格,并在每个网格内设置专销网格员、烟叶网格员和联络员三类人员。每位网格员分别承担专卖管理、市场营销、信息反馈、政策宣传等多重职责,通过细分市场管理职责,确保管理服务职能覆盖到每一个角落。网格员24小时驻站,通过巡查、走访、信息反馈等方式,确保市场监管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有效落实。

“网格化管理让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市场情况,快速响应市场动态变化。”网格员阳豪斌说道,“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还拉近了我们与零售户的距离。”

通过这种精细化的管理,当地的市场监管和客户服务响应速度显著提升,信息传递效率大幅提高。网格员们通过走访、巡查等方式,及时反馈市场信息,确保了消费市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架起市场净化的桥梁

“我们发现一家商店涉嫌从非法渠道购进卷烟,需立即调查处理。”社区网格员周易全通过网格管理平台迅速上报情况。

为了确保市场的规范,当地烟草局积极推进卷烟市场“小网格”与社会管理“大网格”的融合,整合社区网格、公安、市监等多方社会力量,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开展网格治理提质攻坚行动。社区网格员能够实时反馈无证户、假烟等问题,市场监督网络进一步完善,卷烟市场秩序也更加规范。

“有了社区网格员的信息反馈,我们能更全面地掌握市场动态,更迅速地响应客户需求。”网格联络员周炜表示。

通过这种协同联动的管理机制,他们不仅在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还在打击非法烟草交易上取得了突破。今年1-7月,宜章县局查获的非法卷烟数量在全市排名前列,市场净化成果显著。

强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纽带

“各位客户,今天我们主要讲解如何防范市场风险和提升经营能力……”在一次社区活动中,网格员阳豪斌与零售户们交流道。

一直以来,当地烟草部门坚持将市场管理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经济的稳步发展。首先,他们以党建为引领,在各基层网格建立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与市场管理相结合,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在市场管理中的落实。通过“党建+网格”的服务模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社区共建等活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其次,通过网格化管理积极促进品牌推广,推动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网格员每月走访零售户,通过指导和培训帮助零售户提高经营能力,同时宣传行业政策,确保市场的合法合规性。

(烟叶网格员在登记信息)

此外,他们还注重提升烟叶生产管理水平。通过建立烟叶网格,网格员深入烟农,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指导,确保烟叶生产的高质量发展。

“我们会定期走访烟农,了解他们的生产情况,确保烟叶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管理。”烟叶网格员肖亮说道。

通过这种市场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双轮驱动,他们在提升市场管理水平的同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市场净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助力乡村振兴与社区共建

与此同时,当地烟草部门还将网格化管理的触角延伸至乡村和社区,推动乡村振兴与社区共建。通过与乡村、社区的密切合作,不仅在烟草市场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还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网格员查看烟叶生长情况)

他们通过网格化管理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网格员深入乡村,了解当地经济发展需求,提供市场信息和政策支持,帮助乡村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此外,他们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通过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提升社区居民对烟草市场的认知和理解。同时,还通过一系列活动拉近与社区居民的距离,推动社区和谐发展。

通过网格化管理的创新实践,当地烟草部门不仅在市场管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还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精准实施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和协同联动的管理机制,他们在市场净化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刘卫华表示:“我们将持续聚焦网格化管理,不断提升市场管理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我们为宜章县的市场净化和经济发展贡献更多更大力量。”(胡镕东)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