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下午,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赴余姚“圆梦志行”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余姚土布非遗传承人潘老师的引领下,深入了解了余姚土布文化的由来,并亲身体验了纺织土布的技艺,为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余姚土布展示馆内,非遗传承人潘老师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余姚土布文化的由来。她指出,余姚地处浙东沿海,气候温润,土壤肥沃,为优质棉花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明清时期,余姚土布更是风靡全国,家家户户纺纱织布,机杼之声不绝于耳。潘老师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和这份文化的深情与自豪。
在潘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首次体验了纺织土布的技艺。他们在织布机前,手握梭子,穿梭于经线之间,感受着传统纺织技艺的魅力。尽管初次尝试显得有些生疏,但团队成员们依然兴致勃勃,他们一边操作一边向潘老师请教,力求将每一个步骤都做到尽善尽美。
(图为实践团成员学习土布技艺)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余姚非遗土布文化,团队成员们还进行了余姚土布文化宣讲。他们向人们普及余姚土布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宣讲活动不仅加深了大家对余姚土布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参与传统文化传承的热情和动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宣讲土布文化)
在活动的尾声,团队成员们还对潘老师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潘老师表示,作为余姚土布的非遗传承人,她深感责任重大。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团队的协作,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这份传统文化。同时,她也希望年轻一代能够积极投身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来,共同为传统文化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余姚土布非遗文化传承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们亲身体验了传统纺织技艺的魅力,也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相信在潘老师等非遗传承人的引领下,余姚土布文化定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非遗师傅合影)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赴余姚“圆梦志行”支教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
文字:吴静雯、项心怡
照片:蔡依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