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有三宝,咸鱼蟹子老虾酱。今天,请粉丝们跟随我们的镜头,到产地的车间进展厅,一起跟主播揭开‘三宝’中‘寿光虾酱’的神秘面纱……‘东方蓝纹’鲜香滋味难忘记!”这是7月1日山东潍坊寿光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举行的“寿光本味、匠心酿造”直播助农活动现场。
在寿光市羊口镇羊田路上的水产生产基地,寿光市局(营销部)的助农志愿者化身“带货主播”,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向大家展示“羊口虾酱”的制作工艺与同类产品,娓娓讲述 “一只海虾的致富经”。
云端助农 搭建致富“桥梁”
羊口镇是寿光虾酱的主产区,因东临渤海莱州湾,有舟楫渔捞之便,渔业发展起步很早,大约有50%的村镇居民从事虾酱的生产、加工与销售,镇上保留了为数不多的酿造器具以及传统发酵技艺,水产品加工也是最主要的经济支柱。
为积极拓宽当地居民的虾酱产品销售渠道,寿光市局(营销部)组织“初心直播团”,通过“互联网+”的线上直播模式,打通产销衔接的“最后一公里”,为新鲜美味、有机绿色的“土宝贝”插上“云翅膀”,推进农副产品“出乡入城”,让村民和消费者都得到实惠。
“伙伴们,这里是我们的虾酱发酵厂房,有别于传统的高盐发酵,我们的虾酱依靠低温防腐,将原本二十多天的发酵时间增加到四个月,不但保留了虾原本富含的蛋白质、氨基酸等微量元素不被盐破坏掉,还保留了虾原本的鲜味,让虾酱更营养健康。”直播团成员陈婧介绍说。
活动当天,“初心直播团”与镇上的老手艺人一起,原汁原味地介绍寿光虾酱的历史传承和风味特色,入发酵车间查看古法制作工艺,到田间地头品尝“虾酱鸡蛋、虾油萝卜、虾酱豆腐”等特色衍生产品,通过沉浸式直播,带大家领略“寿光虾酱”的质朴风味。
“这个虾酱看起来浓郁爽滑,真是把我的食欲勾起来了!”“寿光原来不止是蔬菜之乡啊,竟然还有海鲜做的商品,主播快上链接!”“东方的蓝纹奶酪,这个可以有,买上一罐尝尝!”直播当天在线人数峰值超过7千多人次,销售虾酱等产品175箱。
在此基础上“初心直播团”还录制了《一只小虾的前世今生》等宣传微视频,在朋友圈和线上平台进行推广引流。直播团成员还为虾酱及其衍生产品设计包装礼盒和手提礼袋,着力提升产品的“颜值”,迎合当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
图为助农直播团成员(左)与老手艺人一起开展线上直播
“非常感谢直播团的助农活动,不仅帮助我们拓宽了虾酱产品的销路,也指导我们搭上了网络流量的快车!”手艺人孙广海脸上笑开了花,“起初我不懂直播的话术,直播团的队员们就帮我写好产品介绍,教我与顾客的沟通技巧,带我反复的练习播讲,现在我自己也能做个简单的直播了。”
寿光市局(营销部)“初心直播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解锁助农帮扶的“新功法”,让青春在感受乡村振兴的芬芳中滋养奋发的力量。
情暖桑榆 守护“银发”生活
除却以助农直播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乡村老人的生活起居一直是寿光市局(营销部)志愿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他们经常利用假期走访当地养老院,为老人带去慰问品和生活物资,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扫房间卫生,和他们一起唠家常、做保健游戏,以丰富的文艺活动为老人们送去欢声笑语。为了让老人们吃得开心、吃得放心,寿光市局(营销部)依托现有的农村养老服务中心,按照10分钟助餐服务圈的布局,优先在留守老人多、居住更集中的村镇开设老年食堂,就近解决老年人吃饭不便的问题。老年群体实实在在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大爷大妈,今天轮着我掌勺了,你们想吃什么可以跟我点菜,正好有新买的红豆,咱们中午吃个健康的杂粮红豆包!”冬日的暖阳倾洒进寿光市圣城街道东马疃村的“幸福养老院”里,寿光市局(营销部)的帮扶志愿者李秀珍像往常一样,一边拎着刚采购来的新鲜食材,一边说笑着进入厨房开始准备晚餐。
在这个温馨的院落里,有的老人在图书室里看书、写书法;有的在休闲活动室里拉二胡、下象棋;有的在前院里做健身操、唱红歌,这里到处充满老人们的欢声笑语,也有志愿者们匆匆而过的忙碌身影。
2020年10月,东马疃村建立起“幸福养老院”后,全村上下积极响应和支持,主动请缨做志愿者。李秀珍在走访东马疃村客户时,偶然发现了这处暖心驿站。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她主动请缨加入了村里的志愿队伍, 并将参与活动的感受分享给同事和朋友。在她的带动下,很多同事也常来养老院帮忙,她们干脆以寿光市局(营销部)为单位成立了“巾帼服务志愿队”。大家定期开展“守护夕阳红”志愿服务活动,到养老院陪老人们聊天,为老人们做饭,教他们唱歌、拍视频,帮忙采买物品、打扫卫生,老人们把志愿者亲切地称为“咱们家姑娘”。
为了让村里老人都能吃上热乎饭,在“巾帼服务志愿队”的建议下,养老院开设了“幸福食堂”,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提供特惠午、晚两餐,尽力减轻老年人的经济负担。养老院的厨师和志愿者们一起搭配饭菜,充分满足老年人的口味和膳食需求。
“我们会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时令节气变换菜单,还咨询了专业的营养师帮助设计新的菜品。”志愿队成员张晓丽拿起今天的菜单,“很多蔬菜是我们村民自己家种的,既保证了食材的绿色健康,也为村民的农副产品拓展了销路。”
“孩子们都成家了,家里就我和老伴两人,年纪大了做饭不方便,有了这个食堂可好了,每天都有不同花样的菜,省心又舒心。”村民王大妈一谈起幸福食堂就止不住夸赞。
图为志愿服务队成员为老人送上饭菜
美味亦可外带。针对腿脚不方便的老年人,志愿队的成员们采购了一批保温桶,方便老人们的家人打包带回家。“我的老伴今年86岁了,天冷外出不方便,我便打回家和他一起吃,饭盒是四层的,正好两菜一汤一主食,志愿队的姑娘们真用心了。”村民里阿姨说道。
除了每日开展一些修身养性的休闲娱乐活动外,幸福养老院也在积极筹办文艺下乡活动,志愿者们积极牵线搭桥,邀请当地的秧歌队、交谊舞社团参加表演,在活动过程中和老人们聊天拉家常,以实际行动温暖老年群体的心。
自“幸福食堂”组建之后,许多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营养卫生的餐食,志愿者还会根据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开展免费上门送日用品、义务剪发修面、水电费用代缴等服务,多元化的“原居养老”服务,既解决了老年人生活实际需求,也丰富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做好便民食堂,更是要打造一个关爱乡村老年人的综合服务中心,依托养老院这个平台,竭尽所能的让老年人感受到爱与温暖,既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也是肩负起国企的使命与担当。”志愿者魏彩云笑着说。(作者:李可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