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在金叶丰收时

喜在金叶丰收时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26 10: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时值盛夏,惠风和畅,万物竞茂,位于湖北省房县门古寺镇项家河村的烟叶生产基地内,一株株烤烟在夏日阳光的照耀下,逐渐泛起一抹金黄,与远山的苍翠和天空的湛蓝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副烟叶丰收的斑斓画卷。

网格化管理保增收

“今年烟叶长势好嘞,打顶之后整整齐齐的,今年又是个丰收年”在田梗上,当地烟农李成辉望着长势旺盛的烟株笑的合不拢嘴。

李成辉从2013年开始种植烤烟,一种就是11个年头,烟叶种植也一直他是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这些年依靠烟叶种植盖了新房子,买了新车子,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今年种了40亩地烤烟,预计年底能挣个18万元左右,多亏了站上的技术员指导,我才能把烟叶种这么好。”谈及丰收的感受,李成辉有些感觉感激的说道。

“产业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技术服务,我们严格执行网格化管理制度,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考核,不断提升为农服务水平”门古烟叶收购站站长周才龙说道。

据了解,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房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职责到人”的原则,在全县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化管理体系,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组织烟叶标准化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烟农培训、技术指导、物资供应、保险理赔等管理服务工作;同时组织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致力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分类施策,技术不好的送指导,缺人手的帮助联系劳动力,共性问题找方法,个性问题解疑点,逐类分项解决烟农生产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通过切实有效的贴心服务,帮助烟农不断提高烟叶种植水平,增加烟农收入。

专业化服务促增收

“专业化服务队搞的好嘞,今年烟草部门在我们村搞烟叶采烤分收一体化试点,我的第一炉烟从打烟到烘烤再到烟叶初分,全都是合作社派人来搞,不但我们自己省心省力当老板而且服务质量也没得说,比我们自己请人要搞的好”,当地烟农李成辉笑着说道,一边说完,一边打开烤房门,映入眼帘的一片片即将烤好的烟叶和一股股扑面而来的烤烟醇香。

近年来,当地烟草部门充分依托烟农专业合作社平台,整合生产要素,为种植者提供社会性托管服务,全县组建烘烤、机耕、植保、分级等多样化专业服务队伍38支,服务人员1183人,覆盖全县所有植烟乡镇;拓展服务范畴,由常规生产环节向更加个性化服务扩展,在各乡镇开展采烤分收一体化探索;推广专业化分级前置服务,不断优化烟叶生产各环节专业化服务模式、作业方式、作业流程,满足烟农个性化需求,有效提升了烟叶生产效率,减轻了生产环节劳动强度,助力烟农减工降本,促进增收。

多元化产业拓增收

“在合作社的指导下,我们家还养了3头秦巴黄牛,都是合作社帮忙买来的,农闲时,放放牛一年也能挣万八块钱”李明辉高兴的说道。

聚焦“烟+N、烟+多元增收”工作思路,当地烟农专业合作社在保障农用机械、烟用物资、劳动力,稳定供应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烟农专业合作社服务领域,引导产区烟农饲养黄牛、生猪、芦花鸡等畜禽5000余头,饲养中华小蜜蜂1580箱,;持续开展闲置烤房、育苗棚等基础设施内种植香菇、天麻、木耳、蔬菜以及烟田闲季复种油菜等多元产业,拓宽烟农收入渠道;积极开展烟谷轮作、烟稻轮作和间作红薯等多元增收措施,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发挥“以烟促农”的积极作用,鼓起了烟农的“钱袋子”。

夕阳渐落,晚霞漫天,为这片希望的田野披上了一层鎏金的面纱,静坐无言,唯有烟农笑脸在脑海中曲折辗转,似是在印证这一幅烟叶增收的乡村画卷。(图片由十堰市烟草专卖局 李传广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