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播+|旅游搭“桥” 促中美人民相知相近

来源: 央视网
2024-05-24 08: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

习主席常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旅游作为展示国家形象、增进文明互鉴的重要载体,是两国人民加深理解、增进友谊的有效方式,在促进中美关系健康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回顾过去,中美双方持续深化务实旅游合作,亮点频出:在合作交流机制方面,双方共同构筑了中美商贸联委会旅游工作组、中美省州(31+50) 旅游局长合作发展对话会议、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在人文交流活动方面,双方互办“中美旅游年”、签署旅游伙伴城市备忘录、结成旅游伙伴城市……

当前,进一步恢复发展中美旅游合作,便于两国人民“零距离”相互了解,也是促进中美双边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一步。

2024年5月,“漳州闽南文化周”走进美国校园。

5月初,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参加华盛顿特区“环游世界使馆开放日”活动,举行主题为“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的开放日暨福建省推介活动。馆内全天人流涌动,美国民众或一家老小或三五好友徜徉其间,品味“清新福建”,感受大美中国。不少美国民众表示,有机会想去中国旅游、看大熊猫,亲自体验中华文化魅力。

“以旅游合作促进人员往来,以人文交流赓续中美友谊。”习主席此次在致信中的期许,为中美人民更好地读懂今天的彼此打开了窗口,也为民心相通架设起桥梁。

旅游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

自2008年中国公民组团赴美旅游业务正式启动以来,多年来, 中美两国成为彼此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国。规模庞大的旅游市场,是中美经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多家中国大型在线旅游公司积极布局旅游市场,中国企业积极开展对美国酒店等领域的战略投资与合作;在中国,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等多个合资建设的主题公园项目先后投入运营,美国多家国际知名酒店品牌落户中国市场,多艘美国游轮选择以中国城市为访问港……

回望过去,从旅游市场互换合作到旅游产业升级,中美两国联合开发旅游产品,构建起富有活力、合作共赢的旅游经贸关系,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当前,在中美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直航客运航班自3月起增加至每周100班,更好地满足了人员往来需要。

美国商务部助理部长表示,如果能将中国赴美游客人数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将支持超过5万个就业岗位。有美国专家认为,通过旅游等方式在两国人民之间搭建起友谊的桥梁,不仅对于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能助力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旅游搭“桥” ,筑牢中美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民意基础。

举办本届中美旅游高层对话,是落实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重要共识的一项举措。习近平主席的致信充分体现了对中美关系的高度重视,必将有力推动中美旅游合作恢复发展、再上新台阶。

“我们热情欢迎美国游客来华旅行,结识中国朋友、体验中华文化、游览美丽山水,亲身感受真实的中国。”习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都曾盛情邀请美国民众来华旅游交流。

2024年4月20日,美国艾奥瓦州马斯卡廷高中“友谊传承”研学团来到石家庄外国语学校,中美学生同上一节中文课。

2023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访美期间宣布,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今年1月,“美国青年使者交流学习计划”启动,目前已有近200个项目列入今年计划。不少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同中国青少年一起穿汉服、登长城、访故宫,与中国青少年交心交友、互学互鉴,多维度感受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旅游可以消除偏见、增进了解、建立互信,这正是当前加强中美关系所需要的。中美双方要拿出更多行动,共同促进人文交流,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改善发展注入更大动能。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